寧城縣“三步聯動”建設美麗社區動態
寧城縣通過調整組織架構、謀求產業發展、強化服務功能,切實增強街道社區服務居民的能力,將街道社區建設成社區和諧、產業發展、居民幸福的“美麗家園”。
調整組織架構。優化調整社區基層組織設置模式,建立完善充滿活力的組織網絡體系。大力推進社區“三有一化”,11個城鎮社區干部全部達到6人以上,新購置社區辦公服務用房2處。嚴格執行《寧城縣街道社區辦公活動經費及專項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實行居財街管、實報實銷制。不斷深化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區大黨委制,年內集中開展各類文體活動32次。推行社區黨委、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四位一體”議事協調機制,定期召開會議征詢意見、傳遞信息、分析民意,合力解決關系居民切身利益的問題。
強化服務功能。建設了升級版的社區便民服務網絡,擴大服務范圍,提升黨員模范作用。各社區按小區、樓宇、單位和街巷分布情況,將11個城鎮社區共劃分網格139個,由縣直干部、社區干部、大學生村官、無職黨員會同1248名注冊的志愿者組成網格化管理服務團隊,組建了黨員志愿服務隊123支,參與政策技術咨詢、便民利民服務、扶貧幫困服務、公益服務等,定期排查調處各類社會矛盾,通過走訪座談、民情收集、政策宣傳和法律咨詢等方式,及時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已化解矛盾糾紛152起,為居民做好事實事1500多件。認真開展社區便民服務大廳代辦服務,向社區居民發放《便民服務一本通》,通過一鍵通呼叫、24小時陽光服務,實現了“事在社區辦、證在社區拿、問題在社區反映、困難在社區解決”。
謀求產業發展。通過邀請農業、畜牧、林業、衛生、工信、科技等部門組建專家服務團,定期到社區開展知識講座,深入指導群眾生產實踐。著力推進社區共駐共建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發展、致富中的“主心骨”作用。社區主動與共建單位聯系,貼近企業需求,為企業提供各種便利服務。企業利用社區資源,強化職工法制建設、黨員黨性教育,將企業黨員的教育管理延伸到社區,鼓勵全體黨員、廣大職工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廣泛參與支持社區建設工作。通過共駐共建,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組織90個縣直單位與11個城鎮社區結成“多對一”共建對子,推動組織聯建、任務聯做、事業聯辦、黨員聯管、活動聯動、文明聯創、服務聯幫,以契約形式確定共建項目271個,聯手開展工作112次。(通訊員劉愛雙)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