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1免费观看网站,在线播放黄,老妇女人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在线91,日本a黄色片

希望社區百姓更幸福一點動態

包頭日報 / / 2016-02-22 15:37

殘疾人居民為北一社區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

“說北梁、道北梁,現在的北梁大變樣,到處都是新景象。”屋外西北風刮得呼呼作響,而北梁新區北一社區的活動室里熱鬧非凡,這里正在舉辦該社區第二屆迎新春文藝匯演。一首北梁新區居民自己創作的《說北梁》吸引了眾多北梁居民的目光。

活動結束后,北一社區社會工作站站長呂心義語重心長地說:“已是農歷新年了,我希望通過我們的點滴努力,能讓社區老百姓心里暖烘烘的。我們辛苦一點,希望社區的百姓更幸福一點。”

★入戶摸底要認真

自2014年5月北一社區成立以來,這里的社區工作人員便開始挨家挨戶進行入戶摸底。兩年多時間下來,23名社區工作人員負責轄區近4000戶、上萬人的民政、社保、計生、殘疾等10個大項、52個小項的工作。平均每月每人入戶10余次,2015年全年平均每周接待參觀、檢查至少2次。隨便說一個轄區困難戶的名字,幾乎這里每個社區工作人員都能說得出他住幾號樓幾單元,家庭情況如何。

在這個“年輕”的社區中,工作人員的平均年齡只有26歲,“90后”工作人員占一半以上;在這個情況相對復雜的社區中,現有低保戶526戶、殘疾人260余人、60歲以上老人占65%;在這個管理嚴格的社區中,每個工作人員都要嚴格按照考勤機“刷臉”,社工陳美珍家住昆區,上班要倒兩回車,遲到時同樣被“罰”,但他們對社區居民的服務卻顯得格外人性化,實施錯時服務制度,每天中午12時至14時以及每周六安排專人值班,方便居民辦事。

★付出辛苦不必說

社區工作瑣碎、繁雜,工作人員付出的辛苦自不必說。北五區2號樓3單元住戶張虎年近六旬,耳朵背,社區網格員賀婷每次通知事情都得靠“吼”;2015年供暖第一天,因為所負責樓棟的居民20%都是殘疾人,使用刷卡供暖系統不便,網格員馬杰下班后站在樓道里,幫助居民一一刷卡,離開時已是晚上8點多了;北六區B區的住戶郭鐵成因患腦梗行動不便,網格員邊路瑋發現后幫助他協調殘聯,只用了一周的時間,便為他在單元門和廁所里安裝好了扶手;得知北七區15號樓的孩子張夢露患病,社區工作人員師麗霞組織人員核實、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通過“北一社區”微信公眾號向社會發起募捐,截至目前,張夢露已收到善款14萬余元。

★收獲滿滿的感動

看似小小的社區事,解決好了,會得到老百姓給的大大的贊。除辛苦之外,社區工作人員還收獲著滿滿的感動。1月21日,網格員李曉龍和白瑩離開入戶家庭時,45歲的困難戶走出百米,目送著兩人離開;2015年11月的一天晚上,網格員高潔入戶時,恰逢北七區8號樓的住戶孫大娘一家在吃飯,熱心的居民非要留下高潔一起吃;北六區11號樓的聾啞人郝建成每次見了網格員孫潤彩,二人都會用簡單的手語進行交流,臨走時郝建成總不忘給孫潤彩豎起大拇指;消夏文藝演出結束時已臨近晚上10點了,看著社區工作人員忙著收拾會場,熱心的居民二話沒說,蹬來自家的三輪車幫忙。社區工作人員張亞慶說:“我們不過是干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想到能得到老百姓這樣的認可,真的很感動。”

“我們辛苦一點,希望社區的百姓更幸福一點。”呂心義的這句話道出了北梁安置區所有社區工作人員的心聲。(文/圖記者張婷婷)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