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錦旗:人要脫貧 旗要“摘帽”資訊
四月,草木返青,萬物萌發。地處黃河南岸的杭錦旗獨貴塔拉鎮永興村處處機械轟鳴,一派繁忙的建設場面。村民高飛小又一次來到一個標有“永興村三社小聚居集中居民點”的施工現場,看看工程進度,心中充滿期盼:“政府會在這里給我建新家,我等不及,只要有時間就會來這兒看看!”三個月內,這個小聚居集中居民點將建成使用,屆時,53戶村民將搬遷至此,其中包括高飛小家在內的7戶貧困戶。
塔然高勒管委會格點蓋九社馬計元家住獨貴塔拉鎮永興村往南130多公里處,這里屬于丘陵溝壑區,生活生產環境惡劣。奔60歲的老馬在外打工多年還是貧困戶,但他“掙”下了開闊的眼界:“我瞅準了肉羊養殖,兒女們對我的想法很贊同,去年一下子資助我買回200來只羊,干部們給我協調來1萬元的扶貧互助低息貸款用于購買飼草料,政府正在幫我建設500平米羊棚,憑借‘塔拉溝’品牌,我的羊肉能比市場價格每斤高出2-3塊錢,今年脫貧是沒問題。我現在正在申請5萬元的扶貧貸款,想搞一個養豬項目,過二三年肯定能致富!”
杭錦旗5鎮1蘇木1管委會76個嘎查村,其中貧困嘎查村74個、自治區“三到村三到戶”項目重點嘎查村17個,9個嘎查村屬于革命老區。就鄂爾多斯地區而言,杭錦旗是全市最為貧困的旗縣,貧困人口數量最大,貧困嘎查村最多,扶貧濟困任務最重。與高飛小、馬計元等貧困戶同樣面臨脫貧的還有整個杭錦旗,因為該旗現在還是鄂爾多斯市唯一的自治區級貧困旗。
摘掉“區貧旗”帽子
今年1月14日,在全旗經濟工作會議上,杭錦旗鄭重承諾:“2016年是我旗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實現國家級標準貧困人口3012人穩定脫貧,摘掉‘區貧旗’帽子。”并確立了“時間表”,制定了“路線圖”。杭錦旗的信心源自于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重視,更源自于全旗各族干部群眾萬眾一心求發展的決心。
一直以來,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杭錦旗一邊健步前行,一邊總結經驗、創新模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統計,在2011年底時,還有貧困戶15845戶、39453人,貧困人口比例達到34%。而到現在,全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702戶、8955人,其中國家現行扶貧標準線下貧困人口1227戶、3042人,貧困發生率為2.6%,農村牧區低保標準線下低收入農牧民2475戶、5913人。根據致貧原因分析,需產業扶持貧困人口占比例最高,占總貧困人口的60.7%,需進行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占比例次之,占33.28%,且大多易地扶貧搬遷人口需要配套產業扶持。實現旗“摘帽”、人脫貧的目標,首要任務在于突出抓好產業扶持和易地扶貧搬遷,同步抓好生態扶持、醫療救助、教育資助、兜底保障等,結合“十個全覆蓋”工程、產業發展和基層組織建設,集中力量全力推進脫貧攻堅任務落實。
思路清晰 措施得力
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讓杭錦旗的精準扶貧工作措施易于操作:
——確保產業扶持脫貧一批。發展產業是推動從“輸血”向“造血”轉變的治本之策,也是貧困人口持續穩定增收的根本保障。按照“區域發展、產業覆蓋、龍頭帶動”的思路,杭錦旗的脫貧攻堅重點圍繞產業扶持大做文章。
圍繞農牧業現代化三年發展規劃和“一帶五區”建設方案,杭錦旗逐步建設130萬只肉羊養殖基地、130萬只絨山羊精養基地、5萬頭肉牛養殖基地、10萬口生豬養殖基地、1000萬羽肉雞養殖基地、1000萬棒食用菌生產基地,構筑肉羊肉牛、生豬家禽、優質牧草、果蔬食用菌、現代水產水禽五大特色扶貧產業。脫貧攻堅要與五大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相結合。大力加強產業扶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發揮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培植村集體經濟,推進牲畜種子工程,推廣電商扶貧模式,發展少數民族特色產業。
——確保易地移民搬遷脫貧一批。杭錦旗的易地移民搬遷涵蓋了“異地”、“宜地”及“容易搬遷”等內容,“異地”是要把不適合人居、發展的貧困戶都搬出來;“宜地”是把貧困戶搬到適宜人居的地方;而這次搬遷更要讓貧困戶很容易就搬出來,讓他們不因為搬遷而增添負擔。今年杭錦旗將投入建設資金17880萬元,易地移民搬遷1205戶、2980人,占全旗國家現行扶貧標準下貧困人口的98%。通過易地移民搬遷解決貧困人口住房問題,有勞動能力的通過產業發展解決增收問題,通過金融扶貧解決發展資金問題,形成精準扶貧“組合拳”,確保易地移民搬遷任務高質量落實。
——確保生態補償扶持一批。實施生態扶貧項目,將生態獎補、退耕還林等政策優先覆蓋貧困地區,同步培育林沙產業,扶持500戶、1200人。
——確保教育資助扶持一批。落實好自治區、市級資助政策,2016年教育資助1123人。
——確保醫療救助扶持一批。統籌民政部門困難家庭醫療救助政策,構筑“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體系。2016年醫療救助1453人。
——確保就業創業脫貧一批。強化創業扶持、就業援助等政策,開展貧困家庭勞動力培訓行動,提升就業能力,強化就業引導,實現轉移就業102人。
——確保兜底保障一批。統籌低保、養老、社會救助政策,保障貧困人口基本生存生活條件。2016年養老救助扶持7591人;對999名低保貧困人口落實低保救助政策;有條件的蘇木鎮,結合“十個全覆蓋”工程統一建設幸福養老院。
——脫貧攻堅與“十個全覆蓋”工程相結合,確保“三同”“四有”“五保障”。扶貧攻堅與“十個全覆蓋”工程同步安排、同步開展、同步落實。確保貧困人口有房住、有動力電、有安全飲水、有電視看。確保貧困人口享受文化、 教育、衛生、商業、低保養老保障權利。覆蓋貧困人口2735戶、5400人。
就在杭錦旗的精準扶貧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中,又一利好消息傳來:4月12日,杭錦旗為首批具備發證條件的農牧民頒發了新的草原承包經營權證。下一步,該旗將以土地確權頒證為契機全面深化農村牧區改革,積極探索土地草牧場經營權證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形成產權明晰、權能明確、權益保障、流轉順暢、分配合理的農村牧區土地產權制度,為“三農三牧”發展增添新動力、新活力。
精準管理 手段領先
打好扶貧攻堅戰,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效系于精準。杭錦旗干部下基層駐村入戶,深入調查摸底,形成“一村一規一檔案,一戶三表一臺賬”的檔案管理機制。立足貧困人口立地條件、人口現狀、資源承載、產業發展以及致貧原因等綜合要素,形成貧困人口基本臺賬。以貧困人口基本臺賬為基礎數據,建立精準扶貧信息管理系統,在全市率先建設起貧困人口數據平臺。此平臺對于精準扶貧各項任務落實可以進行監督跟蹤,更為重要的是將作為母系統,延伸服務功能,讓數據平臺發揮更大的作用,大數據運作扶貧開發示范區建設。通過與全旗草原承包管理系統、國土資源管理系統、林地管理系統對接,推進房產、林地、耕地草牧場他項權利互聯網認證,盤活有限的生產資料資本。
對于杭錦旗要實現“人脫貧、旗摘帽”的目標,旗委書記云衛東表示:“我們將站在講政治和講大局的高度,把扶貧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發展引領,突出‘六個精準’,大力弘揚‘穿沙精神’,奮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在年內徹底摘掉‘區貧旗’帽子,積極投身新一輪創新創業大潮,為自治區成立70周年獻上一份獨具杭錦特色的厚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