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狼山白絨山羊種公羊“”選美“資訊
技術人員測量羊毛。
近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舉行二狼山白絨山羊種公羊評選活動。來自全旗39個嘎查的55戶農牧民帶著71只羊參加了評選活動。
活動現場,來自全市各旗縣區的專家,對參評種公羊的體形外貌、體尺、體重、絨品質等進行分項評定。
據了解 ,二狼山白絨山羊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聲譽,尤其它的絨質細、長、白、韌,被譽為“軟黃金”。近幾十年來,由于市場經濟的影響,許多牧民引進“外血”,致使它的品質明顯退化,特別是絨質遭到極大破壞,羊絨變粗、變脆,柔韌性極度下降。2013年,自治區實施白絨山羊保種工程,將二狼山白絨山羊納入其中。這個項目主要是保護細度在14.5微米以下的細絨羊。后旗積極響應,三年將3個涉牧嘎查村組全部覆蓋,對絨質比較好的畜群進行保種補貼。同時組建兩個種羊場,為牧民開始培育并發放比較優質的種公羊。此次活動為選好、保護好、開發利用好優良種質資源,為下一步開展人工授精工作打下基礎,也是保種工程采取的重要舉措之一。
借助自治區實施保種項目的契機,后旗農牧局改良站舉行了二狼山白絨山羊種公羊評選活動,本次評比以39個涉牧嘎查村為單位,對參評種公羊的體形外貌、體尺、體重、產絨量、絨品質等進行了分項評定,綜合打分。經過鑒定、評比,來自呼和溫都爾鎮阿日其圖嘎查的牧民生格巴特爾家的1只3歲公羊(絨細14.29微米,絨長7厘米,毛長19厘米,體尺均值77.65cm)以總分96分榮獲一等獎,活動還評出二等獎種公羊3只,三等獎5只,并給獲獎種公羊的畜主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文·圖/格更塔娜)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