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客商、留學生眼中的二連浩特二連浩特
2015年,二連浩特口岸出入境人數達到176.1萬人次,約占兩國人員往來的80%。而二連浩特市也是在蒙古國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城市,70%的蒙古國人都來過二連浩特。
二連浩特以商貿立市,但時至今日,考量一個邊境口岸城市的作用,不僅是看過貨量有多大,人員往來有多少,主要是看其在兩國關系中的影響力。
“蒙古國人對二連浩特太熟悉了,幾乎所有的人都來過。”蒙古國工商會駐二連浩特代表吉雅說,二連浩特作為蒙古國人出國的中轉站,至今沒有變化。因為兩國鐵路銜接的問題,大多數蒙古國人,會選擇先來到扎門烏德,再通過汽車過境到二連浩特。
商人眼中的二連
看到顧客進門,都希巴特爾總是走上前,伸出寬大的手掌和顧客握手,熱情地說:“賽白努。”
都希巴特爾是一名在二連浩特做生意的蒙古國人。在二連浩特市溫州國際商貿城和義烏批發市場,都希巴特爾同時經營著兩家店,生意非常忙碌。在二連浩特,隨處可見掛著蒙古國牌照的嘎斯69越野車,這些車輛獲準進入二連浩特市,從事與貿易相關的運輸業務。
都希巴特爾第一次來二連浩特,是1990年。那時他剛剛從前蘇聯留學回來?;貒?,他成為一名建筑工程師。不久,蘇聯解體。幾乎完全依賴于前蘇聯的蒙古國,也經歷了經濟上的大滑坡。都希巴特爾失業了,他和妻子很快將目光轉移到了中國。
1992年,二連浩特市成為中國13個沿邊開放城市之一,中國和蒙古國的邊貿紅紅火火開展起來。此時的中國,經濟上無疑更有活力,吸引著蒙古國商人們南下做生意。都希巴特爾就是中蒙兩國買賣大軍中的一員,20多年來,都希巴特爾往返于兩國之間,從事服裝、鞋帽的批發和零售。20年來,中國制造的商品日益豐富,來自中國各個地區的商品,都匯聚在二連浩特,再經由口岸進入蒙古國。
在都希巴特爾看來,二連浩特交通便利,貨物也比較全,蒙古國所需要的各種商品都可以在二連浩特采購到。都希巴特爾在蒙古國的南戈壁省和后杭蓋省開了兩家服裝店,在首都烏蘭巴托即將開一家建材商店,由弟弟經營打理。都希巴特爾從二連浩特的各個建材城進貨,短途運輸出境,到扎門烏德后,再裝上火車,運往烏蘭巴托市以及蒙古國其他省區。
通過這種方式,很多像都希巴特爾一樣的蒙古國商人們,將中國的建材和服裝鞋帽,源源不斷地輸入蒙古。這幾年,蒙古國商人的足跡越來越廣,他們從二連浩特入境,逐漸深入到浙江、廣東、湖北等地采購商品。不過,由于語言的限制,二連浩特的各個商貿城,始終是蒙古國客商們最密集的地方。二連浩特對蒙古國的貿易額,占到中蒙貿易額的64%左右,最高年份曾達到90%。
定居者眼中的二連
由“行商”轉為了“坐商”,都希巴特爾也漸漸融入了當地的生活,他已經定居在二連浩特。2012年,都希巴特爾在二連浩特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并將兩個孩子接到二連學習漢語。
32歲的蒙古國服裝設計師剛其木格也是定居在二連浩特眾多蒙古國人中的一位。她經營的純手工裁縫鋪子生意非常火爆,她說:“有時為了趕制服裝,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抽不出來。”
“我來中國兩年,發現兩國共同舉辦的經貿洽談會、博覽會越來越多,我參加了其中一些活動,結識了很多客商,訂單接連不斷。”她說:“這個月要制作20件普通蒙古袍和10件演出服,我從烏蘭巴托請來兩位制衣師傅,但還是忙不過來。”
她說:“我對二連浩特很熟悉,城市建設得不錯,不少人會說蒙古語,溝通很方便,在這里創業很合適。”
另一個蒙古國人賀喜格薩娜已經完全融入了二連浩特的生活。每天早晨,薩娜會早早起來,踱步到家附近的奧林匹克公園,與中國的老太太們一起跳廣場舞。
在蒙古國,薩娜是音樂學院的教授。她的小兒子目前在二連浩特一家商貿公司工作。為了讓孫子和外甥女學好漢語,她放棄了蒙古國的工作,來到二連浩特陪讀。2010年,薩娜就在二連浩特按揭貸款買下了一套房子,除了照料兩個孩子的日常生活,業余時間還教中國的蒙古族孩子學樂器。“這些孩子都很聰明,尤其是在唱歌跳舞方面,每個人都很擅長,這是蒙古族的天賦。”她說。
如今,選擇在二連浩特置業定居的蒙古國人已經超過了600人,至于以租房的形式短期居留的蒙古國人,則無法統計。選擇定居的蒙古國人,有著強大的消費能力,對住房和服務的需求很旺盛。
留學生眼中的二連
1998年至今,二連浩特市已經累計招收3000多名蒙古國留學生,其中,幼兒園孩子160多名,中小學生近2800名,大學生也有近百人。在二連浩特的蒙古國留學生(非大學),一般分為初中高三個年級。三年讀完,一般都能通過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的五級水平,之后,他們還可以繼續在中國深造。有些人也會回到蒙古國就業,從事中蒙貿易或兩國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
雖然二連浩特從事蒙古留學生教育的時間并不長,規模也并不算大,但從這里畢業的學生已經逐漸開始發揮影響力。例如,蒙古國國家電視臺的主播、扎門烏德市市長助理,都曾經在這里就讀過。
到中國留學,是很多蒙古國家庭的夢想。二連浩特市每年拿出20萬元,用于獎勵那些品學兼優的蒙古國留學生。不過,針對蒙古國留學生的學費,雖然已經有了優惠,每學期的費用大致還在3000元左右,這對于在二連浩特做生意的蒙古國人來說,沒什么壓力,但對于蒙古國的普通牧民來說,壓力還是不小。
前不久,433名蒙古國留學生領取到2015—2016年度獎學金,這讓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
2012年,內蒙古師范大學在這里設立了國際學院,并與蒙古國教育大學、國立大學建立了本科生“2+2”聯合培養項目。這種熟悉兩國環境的復合型人才,將有望成為未來中蒙商貿中的領軍人物。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