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市建成市縣鄉村四級快遞服務體系服務百姓惠及民生烏蘭察布
在涼城縣岱海鎮泉卜子西村快遞綜合服務站內,顧客正在填寫郵寄單
快遞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快發展快遞業,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帶動地方特色產品外銷、拉動新興業態、降低流通成本、便利群眾生活、增加農牧民收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為打通市縣鄉村四級快遞服務網絡,今年,烏蘭察布市郵政管理局制定了“市級有園區、旗縣有分撥、鄉鎮設網點、村村通快遞”的工作目標,致力于打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充分發揮三產在助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動“烏蘭察布制造”走向全國。
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目前,烏蘭察布市已在商都縣三大頃鄉、涼城縣麥胡圖鎮等78個鄉鎮設立了快遞綜合服務站,覆蓋率達84.78%;在商都縣七臺鎮東坊子村、卓資縣巴音錫勒鎮十股地村等738個行政村設立了快遞綜合服務點,覆蓋率為56.16%。
◎市級有園區
烏蘭察布市電商快遞物流產業園占地面積137.2畝,內有大型鋼結構常溫高標倉儲庫房5座,綜合信息辦公樓一座。今年7月,順豐、申通、圓通、韻達、百世等15家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入駐產業園,快遞企業分撥場地面積比入園以前增加了9800平方米,平均每天都會有400多輛快遞車輛進出,日均處理量50000多件,最高日處理量達100000件。
入園后,5家快遞企業購置了自動傳輸分揀設備,與以往的人工搬運、分揀相比,效率足足提升了10余倍。一個“設備現代化、分揀自動化、過程可視化、倉配一體化”的市級專業快遞樞紐呈現在人們面前。
為了全面落實“收寄驗視+實名寄遞+過機安檢”制度,市郵政管理局引導園區內8家快遞企業購置了安檢機,未購置安檢機的企業也與上述8家企業簽訂了代檢協議,旗縣集散中心安檢機補貼資金已發放到位,并簽訂購置協議,實現市縣出港件100%過機安檢。
此外,市郵政管理局還在園區內建設了“郵政業安全監管中心”,并投資40萬元研發集基礎信息、安全監管、移動執法、質量評價、流向分析、信用評價為一體的安全監管服務平臺,計劃利用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郵政行業的“企業、人員、車輛、物品”4個基本要素進行全面、無縫的基礎信息監管和安全監管,形成對“行業信息、安全隱患、服務質量”的全方位動態實時監管,全面提升郵政業安全監管和服務水平。
◎旗縣有分撥
市郵政管理局積極與各旗縣政府對接,推進旗縣快遞集散中心建設。各旗縣政府主要通過購買或租賃集散中心用房或者改造原有存量用房的形式建設了快遞物流集散中心,給予快遞企業1到3年免租或者不高于市價租用的優惠政策。
在市郵政管理局推進“快遞下鄉”的過程中,商都縣順豐快遞網點負責人閆哲思認識到了快遞下鄉的發展前景,他搶抓市場機遇,成立了內蒙古農社聯經貿有限公司,承包了商都縣、化德縣、興和縣、豐鎮市和察右后旗的快遞服務站、點建設。
在商都縣快遞集散中心,記者見到了閆哲思。他告訴記者,在沒有成立集散中心之前,一些快件到達縣城后,需要鄉鎮的客戶自己趕到縣城取件,不僅浪費時間,還浪費成本。
“現在有了這個平臺,咱們就可以把包裹送下去,客戶既省錢又省時間,還能凸顯出我們的服務。不到半年時間,已經從每月的十幾票增加到現在三四百票。而且縣城下面的9個鄉鎮已達到快遞網點全覆蓋,再往鄉鎮以下行政村覆蓋率是60%以上。”閆哲思說。
目前,察右前旗、涼城縣、商都縣、四子王旗等8旗縣快遞集散中心已經建成。建成后的快遞集散中心將進一步提升旗縣快遞配送能力,旗縣快遞集散中心對區域制造業、加工業可實現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和對單銜接作用,有效降低電商經濟發展成本。
◎鄉鎮設網點村村通快遞
“現在好了,我們村里人也能像城里人那樣在網上痛快地購物了。”今年5月,位于涼城縣岱海旅游區辦事處趙家村的快遞綜合服務站正式營業,村里有了快遞網點,村民小劉和村里喜歡網購的人再也不用為取件難而發愁。
涼城縣岱海旅游區辦事處快遞綜合服務站負責人說:“以前快遞不下鄉,農副產品走不出去?,F在通過我們快遞綜合服務站,像土雞蛋、糕面這些農副產品不僅能進城,而且能銷往全國各地?,F在每個月的訂單都在200件以上。”
為了探尋符合我市實際的“快遞下鄉”模式,今年年初,市郵政管理局分3組深入10個旗縣92個蘇木鄉鎮400多個行政村開展調研,逐一走訪旗縣快遞企業和鄉鎮便民服務超市、供銷社和郵政服務網點,詳細了解了鄉村人口、農村電商、農副產品加工制造企業、郵件快件業務量以及寬帶接入現狀、收投運里程等情況。
通過調研,制定了“快遞下鄉”兩種本土模式:一是在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鼓勵快遞企業自建或采取“眾創”形式推動“快遞下鄉”;二是依托便民服務超市、村民自辦銷售點等,在鄉鎮、村嘎查設立快遞綜合服務站(點),并采取第三方派送的形式,切實解決“快遞下鄉”難題,使“最后一公里”服務更接地氣?,F在,農牧民不僅網上購物、寄遞包裹方便了,農產品進城也有了更廣闊的渠道。
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埃介紹,市縣鄉村四級快遞服務網絡體系以快遞加電商、快遞加制造業,快遞加農副產品加工業的方式,打通了我市商品流入和流出的寄遞渠道。通過這一方式,將烏蘭察布制造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同時也給老百姓營造了一個安全、優質、高效的寄遞服務。
四級快遞服務網絡的逐步健全,推動全市快遞業發展再上新臺階,據了解,今年1-11月份,全市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含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1.58億元,同比增長25.22%;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2億元,同比增長27.98%。其中,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57.42萬件,同比增長79.48%;業務收入累計完成0.52億元,同比增長47.15%;快遞業務投遞量累計完成1246.4萬件,同比增長98.4%。
今后,完善的快遞服務網絡將為烏蘭察布市地方農牧業、加工制造業、旅游業發展提供新動能,“快遞+電商”“快遞+旅游”“快遞+農牧業”“快遞+制造業”等新型經濟發展模式有望全面啟動。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