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景葉:大棚內搞起林下種植二連浩特
如今,戶外林下種植已不新鮮,家住二連浩特市的賀景葉卻來了個農業創新,他在自家千畝苗圃基地溫室大棚里,將林下種植搞出了名堂。
時值隆冬,賀景葉家的溫室大棚里綠意盎然,果樹枝繁葉茂,蔬菜長勢蓬勃,西紅柿鮮嫩可人、黃瓜和白菜泛著翠綠……
他介紹說,二連浩特市冬季嚴寒,無霜期短,而賽烏素是二連浩特市著力打造的綠色無公害果蔬基地,鼓勵菜農打破傳統蔬菜種植,利用溫室大棚科學種植,目前林下種植試驗的成功已成為賽烏素菜農增收的亮點,這得益于二連浩特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農村長大的賀景葉老早就把生意從口岸做到了蒙古國。2013年,年過六旬的他從烏蘭巴托回到二連浩特,想圓自己的種植夢想,在邊關打造一片綠色凈土,讓大家在寒冬臘月吃上本土產的無公害蔬菜和瓜果。為此,老賀在親手打造的生態基地上建起數個蔬菜大棚,經過2年多努力,不少應季蔬菜都有了收成。
今年春天,老賀又琢磨出個點子:在大棚里種果樹,在果樹行間空地上栽種蔬菜。實際上就是把林下種植從戶外轉到大棚里。于是他拿出2座大棚搞實驗,先栽下桃樹、葡萄樹、油桃等果樹苗子,然后再種上應季的油菜、香菜、菠菜、蔥、水蘿卜、茼蒿等。用老賀的話說,這樣果樹和蔬菜生長互不影響,還節約用地,產量和效益卻可以翻倍。
老賀說,據粗略統計,2個大棚各種果蔬產量目前已有6萬多公斤,果樹收成等來年春天便可見分曉。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市民還是愿意驅車25公里到大棚采摘,要的就是那份新鮮與愜意。(王立華 烏阿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