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盟多地舉行集體祭火儀式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日報
/ / 2017-01-23 09:05
圖為1月20日晚東烏珠穆沁旗舉行的集體祭火儀式。白嘎利 攝
寒冬臘月,旺火更燃。1月20日,農歷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節日小年,也是蒙古族舉行祭火儀式的日子。傍晚6時許,伴隨著主持人的頌詞,錫林浩特市巴彥查干街道達布希勒特社區牧民集體“祭火”儀式正式開始。點火贊頌后,在現場主持人引領下,點燃了放有木柴的“圖拉嘎”。與此同時,身著蒙古族節日盛裝的人們依次圍繞旺火順時針轉動,并把帶來的糖果、茶葉、紅棗等祭品拋進火中,寓意人丁興旺、五畜昌盛,祈盼草原風調雨順,迎接新春佳節到來。
“舉辦這樣的儀式非常好,不僅可以弘揚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也讓我們感受到生活在一個和諧團結的大家庭里,互相傳遞著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寒假回家過年的內蒙古師大學生葛根哈斯說。
旺火越燃越旺,歌聲起伏悠揚。火光映照在每一位牧人的臉上,洋溢著美好吉祥。祭火是蒙古族傳統習俗之一,蒙古族把這一天的祭火稱之為“年祭”。在蒙古族文化信仰中,火承載著更加獨特的神圣使命,它被賦予了生命、圣潔、繁榮、興旺、獨立、延續等人文內涵和現實意義。今天的“祭火”儀式還增添了民族團結進步、和諧、繁榮等新內涵。近年來,正藍旗、阿巴嘎旗、蘇尼特右旗、東烏珠穆沁旗等地為滿足廣大群眾的“祭火”愿望,已連續多年在每年臘月二十三舉行集體“祭火”儀式。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