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尼特右旗傳統春節“伊德”評比掀起最炫民俗風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日報
/ / 2017-02-07 21:43
蒙古族在春節、各種節日或者祭祀敖包時都會擺上各種樣式的“伊德”,以此象征生活的富裕和美好。為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這一傳統民俗,同時也為牧民群眾開辟增收渠道,1月20日,蘇尼特右旗舉辦了第二屆傳統“伊德”比賽及展銷會。
擺放“伊德”有其獨有的道理,各種形狀的湘子面果子或者奶食按照不同的需要整齊的疊放,上面點綴上紅棗、圖德、葡萄干、糖果等,最上面抹上酸油做成桂冠,這樣“伊德”的制作全部完成。小戶人家或者家中的小輩者,疊放三層;大戶人家疊放五層;家中有長老者的擺放七層;祭天的擺放9層;祭敖包的擺放11層;祭部落的擺放13層,這也是“伊德”中的最上等。
“伊德”評比中,各種樣式的“伊德”成品充分體現出祖先的聰慧和技藝的精湛。其中去年奪冠的“巴德瑪德布吉德”這一面餅“伊德”依然贏得人們的駐足欣賞。藏語“巴德瑪德布吉德”意思為蓮花的八朵花瓣。蓮花象征著吉祥美好,蒙古族人民每到大型的節日都擺放“巴德瑪德布吉德”的“伊德”來祈福。
經過德高望重的老輩者們的認真評比。最終,賽罕烏力吉蘇木腦干塔拉嘎查烏尤代的“伊德”在“查干伊德”評比中摘得桂冠;朱日和鎮巴彥敖日格勒嘎查仁其瑪的“伊德”獲得“寶日伊德”評比第一名;賽罕烏力吉蘇木都日木嘎查高娃的“伊德”獲得“烏蘭伊德”評比第一名。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