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社火歡騰鬧元宵阿拉善盟
【核心提示】龍騰獅躍舞盛世,社火歡騰鬧元宵。2月11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阿拉善盟府巴彥浩特數萬居民走上街頭,看社火、舞龍獅、猜燈謎、看燈展、逛廟會……一系列鬧元宵文化活動讓大漠群眾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
精彩的社火表演《戲毛驢》。 劉宏章 攝
嘴里叼著煙斗、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媒婆更是別有一番看頭,令人忍俊不禁、喜笑顏開。劉宏章 攝
元宵節社火表演,是阿拉善盟春節文化活動的重頭戲,也是老百姓最喜愛的群眾文化活動之一。當日上午9時,豐富精彩的社火表演在巴彥浩特多功能體育場拉開了元宵節文化活動的序幕。頃刻間,鼓聲震天、龍騰獅舞,人群瞬時沸騰;熱鬧的秧歌扭出喜慶與祥和,伴隨著歡快的旋律,踏著激情的鼓點,身著各式艷麗服裝的十幾支社火隊紛紛上場,舞獅舞龍、劃旱船踩高蹺……精彩紛呈的表演讓現場的群眾大飽眼福,過足“社火癮”。
秧歌表演。 劉宏章 攝
舞蹈《吉祥頌》融合了蒙、漢、回、藏4個民族的舞蹈形式,通過華麗的服裝、新穎的編排,展現出了民族大團結的友好畫面。 劉宏章 攝
來自阿左旗額魯特街道居民身著喜慶的服裝,手拿彩扇和花傘表演的《秧歌》,讓觀眾好似回到了百花盛開的春夏季;由阿左旗文化館組織,阿左旗民歌協會“江格爾”培訓班學員、盟民歌協會和盟馬頭琴協會會員精心編排和表演的《江格爾贊》,在彈唱中結合陶布秀爾、薩吾爾登等獨具阿拉善特色的文化元素,在傳唱江格爾的同時,表達了廣大蒙古族同胞歡慶元宵節的喜悅心情;舞蹈《吉祥頌》融合了蒙、漢、回、藏4個民族的舞蹈形式,通過華麗的服裝、新穎的編排,展現出了民族大團結的友好畫面,表達了各族兒女共同建設家鄉的美好憧憬……歡快的鑼鼓敲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也奏響了大漠群眾對新一年的期盼。
《江格爾贊》在彈唱中結合陶布秀爾、薩吾爾登、民族服飾等獨具阿拉善特色的文化元素,成為阿盟社火的一大亮點。 劉宏章 攝
歡聲笑語慶豐年,歌舞翩躚頌和諧。看完社火看燈展,今年阿盟府元宵花燈與往年相比亮相較早,大年初六起就陸續出現在新世紀廣場和體育場廣場,白天引來居民參觀留影,夜晚把駝城裝點得流光溢彩、年味濃濃。
“這個花燈真漂亮,快來這里拍一張……。”一組組色彩艷麗、造型精美、構思巧妙、寓意吉祥的精美花燈,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觀賞、拍照留念。
記者在現場看到, 今年阿盟盟府巴彥浩特元宵花燈展共有21組,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的元宵花燈更加突出蒙元文化、奇石文化等阿拉善特色文化元素,《駝鄉之韻,春滿駝鄉》《摔跤手》《福祿壽喜》《蒙古天穹》《盛世中國年》等一組組花燈不僅精心設計、各具特色,而且光源和制作材料都非常環保。
據了解, 阿盟為使廣大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元宵佳節,今年該盟的社火表演在盟府巴彥浩特鎮設立了巴彥浩特多功能體育場、新世紀廣場、王陵公園廣場和定遠營七彩廣場4個會場,節目分為傳統和民族兩大類,共14個節目,由1000多名演員為觀眾精彩表演;與此同時,各旗區積極策劃籌備元宵節活動。紅紅火火鬧元宵,不僅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更展現出該盟各族群眾和諧安康的美好生活和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劉宏章)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