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1免费观看网站,在线播放黄,老妇女人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在线91,日本a黄色片

奇巴圖:將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進行到底興安盟

正北方網-內蒙古日報 / / 2017-02-13 12:20

內蒙古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描繪了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現代化內蒙古、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的宏偉藍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欠發達的興安盟,面對經濟總量小、產業層次低、地方財力弱、基礎條件差、民生欠賬多等諸多現實矛盾,如何加快轉型升級、補齊發展短板,以優異的成績迎接自治區成立70周年和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內蒙古自治區兩會閉幕后,興安盟委副書記、盟長奇巴圖接受了記者專訪。

記者:2017年將召開黨的十九大,迎來自治區成立70周年,是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的第一年,做好2017年各項工作意義重大。請問興安盟規劃了怎樣的預期目標?

奇巴圖:如果想進一步縮小與先進地區的發展差距,與全國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興安盟必須在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等方面保持全區領先,綜合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升,才能快速增強地區經濟發展實力。為此,我們確定的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左右,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公共預算財政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12%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9%、9.5%左右。

記者:興安盟最主要的矛盾是發展不充分,最緊要的任務是做大經濟總量。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今年,興安盟如何搶抓發展機遇,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實力、活力和后勁,盡快補上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短板,為決勝全面小康打好基礎?

奇巴圖:興安盟要打贏翻身仗、決勝全面小康,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支撐。堅決守住發展底線,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興安盟推動跨越發展的第一抓手,    (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扎實推進鐵路、公路、航空、市政、水利、能源、信息通信“七網”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撐。

2017年,全盟計劃實施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31項,總投資1424億元,全年力爭完成投資350億元以上。鐵路網方面,加快推進長春至突泉至西巴彥花鐵路建設和烏蘭浩特至阿爾山至海拉爾高鐵前期工作,確保烏白快速鐵路7月底前完成調試,開行直達東北、連接京津的動車,開啟興安盟的高鐵時代。公路網方面,確保烏蘭浩特機場連接線、烏阿一級公路前旗至阿力得爾段7月份交工,哈根廟至白音胡碩一級公路擴建和代欽塔拉至哈日諾爾等兩條二級公路全面完工,開工建設草高吐至烏蘭浩特、通榆至科右中旗高速公路,實現全盟所有嘎查村通瀝青(水泥)路。航空網方面,啟動阿爾山國際航站樓建設及配套升級改造,加快推進阿爾山航空口岸報批和旗縣通用機場前期工作。市政網方面,加快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市政道路、綠化美化等重點項目建設,啟動老舊小區及市政管網改造,完成各旗縣市城區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確保已建成的全部投入運營。水利網方面,加快推進江河治理、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等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文得根水庫和烏布林水庫,推動耿家屯水庫批復立項,加快白云花水庫、蘇和水電站項目前期工作。能源網方面,推進興安變電站至科爾沁500千伏輸變電、長西鐵路220千伏外部供電等工程建設,實施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信息通信網方面,推動“4G城市”和“光纜城市”建設,抓好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建設盟級大容量光纖城域網,實現全盟所有行政村4G、寬帶和光纖網絡全覆蓋。

記者:綠色是興安盟發展的底色和招牌,生態是興安盟最大的潛力和優勢。興安盟如何在轉型跨越發展中,努力實現美麗與發展雙贏?

奇巴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立盟之本、發展之基。要堅決守住生態底線,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厚植生態優勢,打造生態品牌,擴大生態效應,拓展生態功能,使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美麗與發展雙贏。

加強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持續推進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科爾沁沙地治理等生態工程,年內完成營造林71萬畝、重點區域綠化15萬畝。全面落實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完善禁牧休牧、劃區輪牧、草畜平衡制度。大力發展草產業,擴大苜蓿種植面積,發展一年生牧草250萬畝。加強科爾沁、圖牧吉、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繼續實施好黑土地整治、小流域治理,年內完成水保治理50萬畝、生態保護面積120萬畝。

健全生態保護長效機制。要探索建立可持續的生態保護制度,做好全盟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評估工作,把生態指標作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快推進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等制度建設,建立項目環評與規劃環評聯動機制,加快生態文明法治化進程。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長制”,落實重點河段生態保護和治理責任,強化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完成耕地紅線、水資源紅線、基本草原紅線、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狠抓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突出環境問題整治,全力抓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加強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源整治,嚴厲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讓興安盟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人民更開心。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