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區位優勢 加快全面開放阿拉善盟
——2016年我盟加強口岸建設綜述
為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及自治區黨委對外開放戰略部署落到實處,我盟科學提出“十三五”發展的重點任務,明確定位目標,為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2016年以來,我盟立足區位優勢,圍繞“要把阿拉善建設成為服務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俄蒙經濟走廊重要通道”的開放定位目標,精心規劃口岸建設及基礎設施網絡建設,著力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為全盟經濟社會發展拓展新空間。
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我盟地處呼包銀榆經濟區和隴海蘭新經濟帶交會處,擁有策克和烏力吉兩個口岸,對外輻射蒙古國礦產資源、畜產品富集的鄰近省,對內聯動陜、甘、寧、青、蒙五省區,處在東西向北京—內蒙古—甘肅—新疆—中亞—西亞—歐洲,南北向重慶—四川—陜西—寧夏—內蒙古—蒙古—俄羅斯—歐洲兩大通道的交會處。目前,東西走向的臨哈鐵路已全線貫通,臨哈高速公路也將于2017年6月全線開通。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俄蒙經濟走廊建設的深入推進,中蒙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阿拉善的區位優勢和重要地位更加凸顯。
口岸建設風生水起
策克口岸經濟開發區是我盟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2016年以來,聯檢設施和水、電、暖、訊、綠化、排污、照明等市政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通關過貨能力不斷提高。走進開發區,可以看到往來穿梭的物流貨車、熱火朝天的商業市場,以及許許多多為口岸發展忙碌的身影,能夠切身感受到口岸蓬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策克口岸開關24年來,已累計過貨8000多萬噸,貿易額40多億美元,出入境人員300多萬人次。2016年,口岸進出口貨物1257.67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64.98%;進出口貿易額225903萬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70.92%;出入境人員321195人次,出入境車輛262902輛次,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3.49%和42.56%。目前,策克口岸已成為全國第四大、內蒙古自治區第三大常年開放的陸路口岸,中蒙兩國最為重要的貿易通道之一,也是自治區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
2016年5月26日,中國·策克口岸跨境鐵路通道項目開工;7月8日,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策克口岸正式成為進口蒙古國肉類定點口岸,年進口冷鮮肉規模為5萬噸。
2016年1月31日,國務院正式批準烏力吉公路口岸開放;5月30日,口岸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開工。10月12日,口岸開工奠基儀式舉行,標志著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據了解,烏力吉口岸(2016~2018)基礎設施項目共計20項,總投資17.77億元,包括烏力吉大道建設工程、生活區市政道路建設工程、監管區市政道路建設工程、口岸通關附屬設施、供水工程、聯檢樓、智能信息平臺、行政綜合服務樓等。
烏力吉口岸經濟對內輻射環渤海、長三角、西三角經濟圈,對外輻射蒙古國巴音洪格爾、南戈壁等5個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該口岸將在全國率先采用“一地兩檢”通關模式,即中蒙兩國在同一地點完成兩地出入境檢查、檢疫手續,提高通關效率。口岸開放后,將與歐亞大陸橋連通,鏈接長江經濟帶,從而打通中國、蒙古、俄羅斯之間的陸路通道,成為三大歐亞大陸橋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實現“北開南聯”“西進東出”的重要樞紐。烏力吉口岸建設指揮部總指揮李祎霞介紹:“我盟將利用烏力吉口岸的區位優勢,加強與周邊省、市的合作,建立區域聯動發展機制,把口岸放在寧、蒙、陜、甘、青及山西等區域經濟發展合作的大框架下謀劃,放大口岸的功能和作用,使口岸成為區域合作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形成與周邊口岸、陸港聯動發展的大經濟圈,最終實現差異化互補發展和多方合作共贏。”
阿拉善盟國際陸港位于阿拉善經濟開發區,于2015年4月2日由呼和浩特海關正式批準設立,建設用地45萬平方米,具備內陸口岸、貨物集散、保稅倉儲、貨物代理等多種功能。設計年吞吐量105萬噸,總投資1.87億元。
不久前,該陸港電子信息平臺在阿拉善經濟開發區調試完畢正式投用,標志著蒙西地區第一家內陸港建設向科技信息化邁出重要一步,不僅有利于下一步海關的科技監管,更有利于運營企業做好通關服務,提高通關效率,節省人力資源。
阿拉善盟國際陸港緊緊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向北接入烏海西站,向南接入寧夏惠農站,北連策克、烏力吉口岸,西通新疆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岸,東接天津、曹妃甸港口,可實現我盟及周邊地區與國際市場的直接對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俄蒙經濟走廊國際物流通道的重要節點,將為我盟打造千億元園區提供強大的綜合性物流支撐,進一步推動阿拉善對外經濟、文化、技術交流。
吹響全面開放號角
搶抓機遇,創新思路,謀篇布局。我盟在對外開放進程中,不斷加強平臺建設,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力爭在向北開放中大有作為。
2016年以來,我盟認真落實與周邊地區簽訂的經濟合作戰略框架協議,推進資源互補、區域產業協作、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領域等方面的交流協作,推動與寧夏、甘肅等周邊省市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發展,形成布局合理、競爭有序、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依托策克口岸、烏力吉口岸和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國際陸港,規劃建設策克口岸跨境經濟合作區、烏力吉口岸重點開發開放實驗區、敖倫布拉格國際物流保稅區,形成“兩口岸三園區一陸港”的空間布局;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國際物流集聚區、能源輸出基地和過境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形成各具特色、集群發展的沿邊經濟發展格局,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口岸物流業真正作為對外開放的有利抓手,大力實施沿邊開放戰略,構建面向境外、服務內地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打造全盟經濟新的增長極。
我盟還將一體化規劃建設敖倫布拉格國際物流園和A型保稅物流中心,大力發展大宗貨物貿易、集散、中轉、加工、保稅物流和商品交易;加快籌建我盟至長江經濟帶煤炭運輸通道,將策克、烏力吉兩個口岸進入的蒙煤,臨哈鐵路進入的疆煤及周邊地區的煤炭,通過敖倫布拉格A型保稅物流中心到達南方最大的煤炭集散地廣元,經廣元港口嘉陵江到達重慶等地,進入長江經濟帶,開拓新的煤炭通道。
與此同時,“十三五”期間,我盟加快以鐵路通道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初步形成了鐵路網“三橫四縱”的骨干路網形態;加快“北開南聯、東西貫通,連接內外、覆蓋城鄉”的公路網建設,著力提升開放開發水平;通勤機場改造升級,目前,對內實現阿左旗、阿右旗和額濟納旗的三旗全覆蓋,對外以阿左旗通勤機場為出口機場,開通了阿左旗至呼和浩特、西安、天津三個城市的航線航班,實現了與干線航空網絡的對接,在阿拉善上空架起了內外聯通的空中金橋……我盟初步形成立體化骨干交通網絡,與周邊地區及蒙古國、俄羅斯的經濟聯系將更加緊密。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