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構建生態文明新家園錫林郭勒盟
——五論貫徹落實盟委2017年第1次(擴大)會議精神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大的財富和最好的品牌。沒有好的生活環境,即使經濟收入增加了,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也會大打折扣。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對藍天、青山、綠水的迫切需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全盟上下的共識。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必須進行理念轉變,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從傳統的“征服自然”的理念向“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轉變;從“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認識進步,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轉變。堅持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最大限度地增加生態資產、減少環境負債,走人與自然、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依靠制度。制度的約束是做好各項工作的保證。要完善環境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通過建立健全這些制度,為大力推動生態文明提供制度保障。在強有力的制度保障下,努力形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共贏之路。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關鍵在于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如何處理生態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關系,考驗的是我們能否把握住其平衡點和著力點,做好“加減法”。通過做好經濟增長的“加法”和耗能排放的“減法”,讓良好生態為發展“加分”,而不能讓環境污染為小康“減分”。在未來發展中,要堅持規劃和保護并舉,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既要提升科技含量,又要彰顯生態特色;既要控制開發強度,又要提高利用水平;既要嚴守資源環境承載力紅線,又要謀求以產業結構優化帶動環境質量改善,讓“綠色”成為我盟發展的底色和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
目標既定,關鍵在落實。要充分認識到,生態的破壞,不是一日之事,生態的保護,更不是一日之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注定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這就要求全盟上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拿出切實可行的行動和舉措,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年接著一年抓,步步為營、久久為功,以綠色發展撬動增長、引領轉型,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的互利共贏,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藍圖繪就,前景可期。我們要用新理念、新制度、新思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努力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全面開創生態建設新局面,讓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的成果惠及全盟人民,為子孫后代留下美好家園。(評論員 )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