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前旗發展全域旅游在加速興安盟
立春剛過,一踏入科右前旗大地,便為這里發展旅游的強音所震動。進入“十三五”,前旗奏響了實施旅游帶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樂章。
發展全域旅游其時已至
10年,玉汝于成。前旗成為“天藍水碧花紅樹綠”的風水寶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為轉變發展方式、厚植發展優勢提供了新參照,推進綠色發展的空間廣、潛力大,發展旅游正當其時。
于是,這一決策被正式寫入前旗“十三五”規劃,將旅游業定位為優先發展的重要產業和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性產業。高標準編制了《科右前旗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將旅游規劃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改革規劃體制,促進旅游資源與其他資源合理配置。以“三線七點、兩區三鎮”為主框架,重點打造綠色生態游、藍色草原風情游、紅色文化游的“三色”旅游,逐步把前旗打造成為“中國新興草原旅游目的地”,實現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型。不斷推進旅游資源向旅游產品轉變、觀光型旅游向休閑度假型旅游轉變、常規性旅游向文化深度旅游轉變,預計到2020年,全旗旅游收入將實現7.87億元,旅游人數達到98萬人次。
打造全景前旗其力已聚
振奮人心的綱領,激勵前旗以發展大旅游、建設大產業、豐富大市場為目標,全力掀起旅游發展大高潮。不斷強化“全域旅游”“全景前旗”的大旅游理念,加大了與旅游規劃的銜接,打響了“春賞花海采瓜菜,夏來草原吃全羊,秋逛田地農事樂,湖上冬捕品魚鮮”的四季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條紅色旅游、草原旅游、鄉村旅游相互融合的旅游產業發展之路,形成既有“皓月當空”,又有“點點繁星”的豐富多樣的旅游業態。同時,主動與“大臺、大網、大報”聯結進行形象宣傳,利用微博、微信等新技術,實現營銷網絡的全覆蓋,把旅游推向更廣的客源市場。
此外,不斷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傳統旅游要素,著力培養“商、養、學、閑、情、奇”等新興旅游要素。如今,前旗四季旅游淡季不淡,月月都有“旅游黃金周”。
旅游帶動戰略其勢已成
事實最具說服力。前旗的人氣旺了,旅游業的整體形象和地位變了,旅游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增強了。
喜人數字為證:2016年,全年共接待游客86.2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4億元,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與“十二五”末相比均實現翻番。相關產業同步迅猛增長的表現更令人驚喜,很多農牧民抓住旅游發展帶來的大好機遇,“農家樂”“牧家樂”以及生態農牧場等如雨后春筍“冒”出來。同時,借助“互聯網+”的應用,很多農牧民融入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網上賣土特產,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飯店、旅店、特色產品、出租車、零售等行業收入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正是憑借“一業興百業旺”的魔力,前旗旅游業為實現跨越發展提供了一個突破口。隨著旅游業線上線下融合趨勢的加強,前旗抓住“互聯網+”平臺記錄、分享消費者的旅游體驗,使得線上購買線下體驗模式的認同越來越高,促進了旅游業的全域發展。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