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縣萬名干部下基層送溫暖興安盟
“一年來,大家很辛苦、很勞累,我代表縣委、政府真誠地謝謝大家,城市的干凈整潔來自你們的辛勤付出,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繼續發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把我縣城市環境建設得更加美好。”日前,突泉縣委書記屈振年帶領的慰問組深入到環衛大隊機械部,與環衛工人們一一握手,感謝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換來城市的干凈衛生,為創建區級衛生城和文明城市作出的貢獻,并叮囑隨行人員要多關心環衛工人的工作、生活情況,繼續落實好“愛心早餐”政策。
按照中央、區、盟相關工作要求,春節前,突泉縣精心組織開展走訪慰問、專項救助、送溫暖等活動,縣四大班子在家領導與各相關部門組成10個調研慰問組,深入到鄉鎮、村屯,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留守兒童、五保戶、低保戶等社會群體進行走訪慰問,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走基層、訪群眾、解難事、送真情”萬名干部下基層走訪慰問活動。
為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突泉縣把春節期間各項工作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精心選派166名駐村干部奔赴貧困村屯,協助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與鎮(鄉)、村干部一起重點做好農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深入村屯仔細排查,摸清困難群眾基本情況,嚴格審核救助對象。引導困難群眾,根據他們的意愿,推行“菜單”式扶貧,制訂科學有效的幫扶計劃、幫扶舉措,并加大就業指導和幫扶力度,重點幫助就業困難人員、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盡快就業,實現獨立生活。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節日慰問力度大、領域寬,不但把溫暖真正送到了困難群眾心坎上,還精準摸清了困難群眾的需要,為他們開出脫貧致富的良方。
突泉縣太平鄉五保戶王學江和水泉鎮的建國前老黨員張鳳陽是多年的民政救助對象,今年再次迎來了縣里慰問組的到來,以及每人1000元的慰問金。在突泉鎮敬老院,工作人員用縣里慰問組送過來的一萬元節日慰問金備足了新年菜單:肉禽蛋奶準備充足,生活用品更換一新,還貼心地為他們買了新內衣和襪子。
突泉縣四大班子在家領導及全縣萬名干部走進困難群眾家中,與他們圍坐話家常,感知冷暖、了解困苦、化解憂難。
一個個紅包、一袋袋米面、一句句問候,換來的是困難群體的聲聲感謝。感謝之余,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們眼里更是流露出對早日脫貧的向往。連日來,水泉鎮龍泉村的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家不但都得到了米面等節日慰問品,參與分紅的貧困戶們還依托突泉縣創新探索貧困戶為企業承貸分紅機制,年底得到了黑豬養殖企業給每人的500元紅利。
雖然開展節前慰問早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慣例,但是困難群眾的冷暖卻時刻銘記于心頭,貫穿全年始終。一系列幫扶政策的關懷,使得貧困家庭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我現在在學校的生活很好,這些年一直有好心人幫助我們,有縣老干部局唐局長,還有社會各界人士也多次幫助我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畢業好好回報社會。”現就讀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的在校生董曉偉對記者說。在她4歲那年,一場車禍導致父親頭部受傷嚴重,家庭重負全部壓在母親一人肩上。然而災禍無情人有情,在突泉縣各界人士的關懷下,董曉偉不但順利考入大學,下一步還準備攻讀研究生。
突泉縣不但把脫貧攻堅擺到突出的位置,更是貫穿在2017年節前慰問活動中。訪困問需,訪貧問計的做法也得到了盟幫扶單位的一致肯定。突泉縣開展慰問活動,讓數萬困難群眾得到了慰籍和關愛,同時還精準地找到了脫貧良方。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