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縣加強馬鈴薯噴灌圈監督管理錫林郭勒盟
目前,多倫縣建設噴灌圈水澆地350多處,近15萬畝。前不久,該縣出臺了《多倫縣馬鈴薯噴灌圈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進一步加強馬鈴薯噴灌圈的管理與合理利用,有效解決地下水水位下降和表層土壤風蝕沙化、養分流失等問題。
該辦法明確了各鄉鎮人民政府是本轄區馬鈴薯噴灌圈管理工作責任主體。各鄉鎮長是馬鈴薯噴灌圈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副鄉鎮長是此項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全面負責本轄區內的馬鈴薯噴灌圈監督與管理。各鄉鎮人民政府對本轄區內的馬鈴薯噴灌圈要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建立馬鈴薯噴灌圈輪作倒茬工作臺賬,與馬鈴薯噴灌圈業主簽訂監督管理協議,全面落實本辦法各項規定。該縣政府組織水利、農牧業和生態保護、林業、供電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負責對全縣馬鈴薯噴灌圈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該辦法提出政策措施,嚴禁新建馬鈴薯噴灌圈,嚴禁新打農業灌溉井。對利用滴灌模式種植節水作物及涉農重點項目確需建設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一律提交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后方可實施。對噴灌圈種植馬鈴薯,嚴格實行一年一倒茬制度(即第一年種植馬鈴薯,第二年種植其它農作物,第三年方可再種植馬鈴薯,依次順延)。鼓勵馬鈴薯噴灌圈改造為滴灌。由農牧業和生態保護部門整合涉農資金,設立“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對實施噴灌圈改造為滴灌的一次性給予適度補貼。鼓勵馬鈴薯噴灌圈種植中草藥、多年生優質牧草以及其它景觀農作物,該縣財政給予適度補貼。鼓勵使用農家肥、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生產綠色無公害馬鈴薯。
今年該縣將對馬鈴薯噴灌圈嚴格監督、嚴格管理、嚴格落實責任。廣大馬鈴薯噴灌圈業主也應認清形勢,順應要求,主動作為,用好用足優惠政策,“轉型升級”發展好自己。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