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出爐阿拉善盟
建設五大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體系
構建“一核四心一環”旅游格局
記者從全盟國際旅游目的地推進大會上獲悉,《阿拉善盟“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正式出臺。“十三五”時期,我盟將緊緊圍繞把阿拉善打造成國際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做大做強旅游業,促進我盟經濟轉型升級。
《規劃》的指導思想是: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為目標,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統領,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全方位宣傳,加快完善旅游規劃,加強精品景區建設,強化旅游市場宣傳,培育特色旅游產品,大力推進旅游與文化、體育、城鎮建設、對外開放等深度融合,加強區域合作,實現旅游資源共享,做大做強“蒼天圣地阿拉善”全域旅游文化品牌,構建“大旅游”格局,切實把旅游產業培育成為阿拉善科學發展、轉型發展重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引擎產業。
發展目標:到“十三五”末,全盟實現接待國內外游客152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43億元,旅游總收入占全盟GDP比重超過30.4%。
發展戰略: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實施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戰略,實施全時旅游發展戰略,實施品牌創建戰略,實施共建共享戰略,實施綠色化引領戰略,實施“旅游+”戰略,實施區域旅游“一體化”戰略。
《規劃》提出,依托我盟獨特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大沙漠”“ 大胡楊”“ 大航天”“ 大居延”“ 大民俗”為支撐,建設五大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體系;構建“一核四心一環”旅游格局,即:巴彥浩特核心旅游城市,巴丹吉林、達來呼布、騰格里、烏蘭布和旅游集散中心和阿拉善旅游觀光游憩環;優化阿左旗、阿右旗、額濟納旗、烏蘭布和、騰格里、烏斯太六大功能片區;開發衛拉特蒙元部落文化風情體驗旅游線、國際汽車越野英雄之夢旅游線、中國航天航空文化體驗旅游線、絲綢之路大居延遺址文化旅游線等十大特色主題精品旅游線。
為了在“十三五”時期發展好旅游業,《規劃》提到,未來將實施十大重點工程。一是旅游精品創建工程。積極創建品牌旅游景區,推進旅游景區提檔升級,“十三五”期間重點打造26個品牌旅游景區。形成不同功能主題、不同層次、點線面密切結合的“四季旅游+全域旅游”景區發展新格局。充分挖掘航空航天文化,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點構建跨境聯合旅游線路、跨區域聯合旅游線路、區域內旅游線路、主題游線路等旅游精品線路體系,打造24條主題特色旅游線路,構筑阿拉善全域旅游景觀廊道。
二是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工程。著重加強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設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旅游行政服務體系、旅游安全服務保障體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務體系,打造無縫對接的便捷公共服務,構建居民與游客和諧共享的現代城市(鎮)空間,形成宜居宜游宜業的良好生態環境。
三是自駕車旅游服務示范工程。建設公共服務完善的自駕車旅居車旅游線路和旅游營地,形成網絡化的營地服務體系和比較完整的自駕車旅居車旅游產業鏈。有機整合精品旅游線路、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服務基地、旅游驛站、自駕車旅居車宿營地五個方面設施資源,構建完善的自駕游服務體系,為游客提供完善的旅游咨詢、自駕車服務、旅游購物、醫療服務、旅游餐飲、旅游廁所、停車維護等服務。“十三五”期間,建設32處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其中五星級營地8處,四星級營地21處,三星級營地3處,將阿拉善盟建設成為國家級的自駕游示范區。
四是旅游廁所示范工程。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油站、旅游景區、交通沿線以及車站、廣場等人口密集區,新建和改擴建一批A級旅游廁所,建成完善的旅游廁所體系。全力推行“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的新模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廁所建設和管理。“十三五”時期改建和新建旅游廁所達到260座以上。
五是旅游標準化示范工程。建立符合當地旅游業發展特點的旅游標準化體系,加強現有旅游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實施力度,逐步形成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共同組成的四級旅游標準項目框架體系。
六是城鎮旅游全域化建設工程。推進實現全盟中心城市(鎮)的景城一體化和旅游全域化。完善城市旅游職能,集中建設高度旅游化的城市(鎮)和較強影響力的魅力旅游城市(鎮),使其成為輻射并承擔全域旅游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完善城市(鎮)交通體系,形成便捷、安全、暢通的公共交通網絡和慢行系統,形成美麗宜居宜游的城市生態環境。
七是鄉村旅游富民扶貧工程。結合旅游精準扶貧工作,重點加快“阿拉善人家”“大漠人家”“胡楊人家”“大漠小鎮·黃河漁村”等旅游專業村建設。積極引導農牧民發展休閑度假、生態農業觀光、民族風情體驗等不同類型的旅游產品。“十三五”期間,建設33個特色化的鄉村旅游扶貧嘎查村,農村牧區旅游接待戶達300家以上,為農牧民提供就業崗位5600個,農村牧區旅游收入達3億元以上。
八是旅游營銷與市場開發工程。集中推出品牌口號,打造“蒼天圣地·阿拉善”品牌體系。塑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最佳旅游城市、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國家航空飛行營地、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世界沙漠地質公園等品牌,針對不同領域設計主題宣傳口號。整合旅游宣傳營銷資源,創新旅游營銷方式。培育推介展會和旅游文化活動,形成節慶展會營銷體系。
九是旅游商品研發工程。編制全盟文化旅游商品開發專項規劃,策劃推出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阿拉善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鼓勵扶持傳統手工藝品和旅游小商品、紀念品等文化旅游商品的生產銷售,進一步延伸旅游產業鏈條,形成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文化旅游商品體系。大力建設文化旅游商品電商銷售平臺。在中心城鎮和重點景區建設特色文化旅游商品購物街和購物商場,形成“旅游+商貿”、“旅游+購物”的聯動發展格局。
十是“旅游+”融合發展工程。突破傳統旅游要素,多元創新,融合發展,推動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構建旅游+文化、農業、牧業、林業、工業、水利、交通、健康、扶貧、城鎮、大數據、金融、商貿、生態、互聯網等融合發展機制。豐富旅游功能,拓展旅游發展新領域,全面提高旅游業輻射帶動作用。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