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紅山文化旅游品牌和游客集散中心赤峰
作為赤峰市的中心城區,紅山區將如何發展旅游產業?記者采訪了該區商貿旅游局局長宋澤明。宋澤明表示,紅山區是紅山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紅山遺址群、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等世界級歷史文化遺跡賦予了紅山區獨特的文化魅力;良好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條件、繁榮的商貿經濟使紅山區必將承擔起現代旅游集散服務功能的重任。
打響文化旅游的“紅山”招牌。強化文旅融合,對文化遺址、遺跡實施保護性開發,建設紅山史前文化公園、南山契丹遼文化博覽園、二道井子考古遺址公園等文化旅游景區,讓游客充分體驗紅山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按照“應保盡保、修舊如舊”原則,恢復建設“九街三市”歷史文化街區,打造集特色商業、傳統老字號、民俗活動、市井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體驗街區。以紅山文化旅游商貿城為載體,發展旅游產品創意、古玩和藝術品交易等業態,建設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完善游客集散、城區人口周末生態休閑游兩個服務體系。以強化旅游驛站功能為重點,以游客滿意度為核心,加強星級酒店、美食餐飲、休閑娛樂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環境質量和服務質量。推進旅游商品開發,推動力王工藝、東黎絨毛、佟明阡禾、獨伊佳等企業,開發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滿足游客多樣化的購物需求。組建租車服務公司,開辟一批旅游專線,建設一套完整的旅游標識系統。依托蒙東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建設旅游數據庫和智慧旅游服務平臺,為游客提供“旅游資訊一覽無余、旅游交易一鍵敲定”的零距離服務。推進“兩山兩園”、道谷南山生態旅游商務區、橋北和二道井子健康養老產業園建設,開發一批休閑游、運動游、冰雪游、養生游等城旅融合產品。建設休閑旅游小鎮,開展農家樂星級創建,推進增嘉園、璞農等鄉村旅游項目,發展休閑采摘村、觀光度假村和主題民宿村。建設游客服務中心3處、自駕車營地10處、旅游廁所20個。加強旅游公路建設,開發鄉村綠道和自行車慢道,完善“快行慢游”的路網體系。
立足全市旅游發展總體布局,編制紅山區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形成旅游產業發展的總綱總目。成立紅山區旅游發展委員會,建立旅游產業發展綜合協調機制。深化與南開大學、清美同創等高等院校和專業機構合作,組建旅游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旅游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開拓多元化的融資渠道。組建旅行社合作組織。推動自駕車營地經營企業、汽車租賃企業、旅游商品銷售企業快速規范發展。健全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等級評定、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整治旅游市場秩序。緊扣“古韻紅山、草原驛站”的發展定位,加強與各類旅游企業、知名媒體合作,開展主題旅游營銷,提升紅山旅游知名度。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