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多措并舉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阿拉善盟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劉宏章)室外陽光明媚,室內“陶布秀爾”彈奏聲悠揚頓挫。近日,記者走進阿右旗蒙古族小學,看到學生們在音樂老師指導下正在學習“陶布秀爾”演奏技藝,清脆優美的旋律回蕩在教室里。據介紹,該校為了讓傳統民族樂器得以傳承,從2014年開始將“陶布秀爾”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引進課堂,現在全校近半數學生已初步掌握了“陶布秀爾”的彈奏技巧。
阿右旗蒙古族小學學習“陶布秀爾”是阿盟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民族教育的一個側影。據了解,阿盟已在所有民族學校都建立了蒙古族長調民歌、蒙古象棋、陶布秀爾、薩吾爾登舞等民族文化傳承基地。
阿盟是我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重點盟市之一。近年來,該盟出臺一系列對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改善民生、維護團結穩定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的政策措施,在強化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的同時,把為各族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落腳點。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為載體,以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積極組織申報興邊富民行動項目,2014年以來共落實項目資金9700萬元,組織實施富民惠民項目92個,有力地帶動了各族群眾脫貧致富;盟級財政安排落實少數民族事業發展資金1000萬元,實施項目200個,全盟24家企業被確定為自治區民族貿易旗(縣)民族貿易企業。
該盟通過舉辦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動和民族古籍搜集整理活動,保護民族文化遺產,挖掘民族文化內涵,促進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先后創作、開辦和恢復了《阿拉善民歌論文集》《巴音森布爾》《額濟納河》《巴丹吉林》等具有影響力的少數民族文藝作品和刊物,舉辦和組織參加“阿拉騰其其格”杯8省區青少年蒙古族長調民歌大賽、“蒼天的駝羔”全國蒙語詩歌大賽、8省區蒙古族服飾大賽等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動;搜集整理民族古籍、詩歌等民族文化,出版了《阿拉善蒙古民歌叢書》、阿拉善民歌集《巴彥哈魯那小馬駒》等圖書;查瑪、蒙古族象棋、沙力搏爾式摔跤、阿拉善地毯織造技藝、阿拉善烤全羊技藝、蒙古族養駝習俗6個少數民族傳統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阿拉善民歌、蒙古語詩歌,已成為阿拉善民族文化的品牌,受到世界范圍內的蒙古族乃至世界文化界的關注。
該盟堅持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育的方針,不斷改善民族教育辦學條件,完善民族教育助學政策,提高蒙漢“雙語”寄宿制中小學生助學金補助標準,2015年以來小學生助學金補助標準提高至1170元,初中、高中生提高至1350元(按9個月計算)。出臺社會市面蒙漢兩種文字并用管理辦法,并進行專項檢查整頓,使全盟主要城鎮社會市面蒙漢兩種文字并用率達到100%。
建盟30多年來,該盟先后召開9次全盟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表彰了263個模范集體和530名模范個人;9個模范集體和12名模范個人受到國務院、國家民委表彰;48個模范集體和65名模范個人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表彰。該盟3個旗全部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阿右旗、額濟納旗獲得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旗,阿左旗、阿右旗成為全區城市民族工作試點旗。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