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赤峰
近日,記者從赤峰市林業局獲悉,今年赤峰市要通過啟動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五大工程”,形成森林及濕地生物多樣性系統平衡的生態環境,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赤峰市林業局將圍繞森林及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野生馬鹿種源保護工程、天鵝等珍稀鳥類棲息地保護工程、主要河流源頭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自然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工程及古樹名木保護工程建設。
在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方面,赤峰市林業局將通過自然保護區建設和國有林場天然林保護工程,保護馬鹿棲息地,擴大其種群活動范圍,有效保護我國野生馬鹿種源。同時爭取將珍稀瀕危鳥類棲息地列入國家重點鳥類棲息地保護名錄,以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小區等形式劃定禁獵區,保護天鵝等珍稀瀕危鳥類棲息地。該市林業局還將采取封禁保護、退耕還濕、退牧還濕等措施保護濕地,并運用濕地修復技術手段對濕地破壞嚴重區域進行重點修復,保護和恢復河流源頭濕地的生態功能。
赤峰市林業局還依托白音敖包、松樹山等自然保護區,加強對沙地云杉和松樹山油松、元寶楓、崖柏等古樹群的保護及巴林左旗文冠果古樹群和巴林右旗沙地榆樹古樹群的保護,并利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項目資金和技術對古建筑中的古樹進行監測和病蟲害防治。此外,赤峰市還將開發建設生態旅游區,打造生物多樣性體驗、濕地體驗、森林康養等生態旅游項目,開發野山菌、山野菜、中藥材種植等森林副產品,帶動自然保護區等國有林區群眾脫貧致富。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施佳麗)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