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等人 植樹宜抓緊阿拉善盟
春光易逝,時間催人。眼下正是植樹造林的“黃金期”,錯過了就得再等一年,各部門、各單位千萬慢不得、拖不得,要搶抓時機大干快干,以實際行動擴大植綠成果,為阿拉善鋪展更濃厚的發展底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生長需要時間,早栽樹就意味著早長大、早受益;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現在多投入一些時間、精力,多流一點汗多植一棵樹,就能為后人多織就一片綠蔭、多增添一道風景。
阿拉善生態脆弱,干旱少雨,缺樹少綠。植樹造林,是我們保護生態、改善人居環境的必然選擇。建盟三十多年來,盟委、行署帶領全盟各族群眾與風沙干旱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通過持續實施退牧還草、防沙治沙、飛播造林和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和城鎮綠化,不僅取得了生態治理與保護的巨大成就,為人口聚集區域筑起了“綠色屏障”,使沙塵暴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逐年遞減,而且堅持不懈地擴大城鎮綠化成果、提升城鎮人居質量,為局部地區營造出宜居宜業宜游的良好環境。乘著前人植下的“蔭涼”,享受著來之不易的造林綠化成果,我們沒有理由猶豫不決、等待拖延。唯有拿出“時不我待,行動起來”的興頭和干勁,才能將“綠色火炬”傳遞下去,才能使綠色在阿拉善大地不斷延展。
眼下,綠化“黃金期”正逐漸進入尾聲,春季植樹造林也到了最后沖刺階段。從巴彥浩特城市出入口到交通主干道,從營盤山、沙生植物園到賀蘭草原、丁香生態公園,抹抹新綠生機勃勃,各色春花競相綻放,城市綠化美化的效果正在顯現。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單位和部門對待綠化這一時間緊迫的工作慢慢騰騰,還沒有真正行動起來落細、落實所承擔的任務,反映出思想上不重視,缺乏責任意識和應有的行動力、執行力。
“城在森林中、人在花園里、心在綠蔭下、樂在芳草間”,這是每一個居民的心之向往,也是盟委、行署提出的目標。但與之相比,目前的城鎮造林綠化尚有很大差距和努力的空間。只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在思想上重視,增強緊迫感;在行動上“給力”,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方面,要發揚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的精神,扎扎實實地植好每一棵樹、添好每一片新綠,持續擴大綠化成果,不斷增加群眾綠色福利;另一方面,也別忘了那些之前種下的樹,要采取科學措施,讓那些瀕臨枯死和遭遇病蟲害的老樹有效復壯,通過完善管護制度、提升管護水平,確保來之不易的綠化成果不斷鞏固擴大,為打造綠色宜居園林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