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株青儲玉米”?高產也需國際范兒?烏蘭察布
春耕時節,乍暖還寒。4月24日,記者走進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后郭躍地村,近2萬畝的全株青儲玉米種植示范基地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播種場景。先進的種植機械隆隆作響,來來回回,不一會兒工夫,一行行筆直的覆膜玉米就種完了。烏蘭察布市草業協會副理事長李金龍告訴記者:“這臺從愛爾蘭引進的世界最先進的玉米覆膜播種機,能有效的吸收熱量,不僅節省人力物力,更能提前20天播種,能夠增加300度的有效積溫,產量提高50%以上。”
說起這臺7100覆膜玉米播種機的“神通廣大”之處,它的“娘家”——愛爾蘭爽苗可農業機械有限公司中國區經理楊明忍不住“王婆賣瓜”:“他之所以能提前就是因為我們是先播種后覆膜。所以說整個苗都在地膜底下,膜帶上是沒有土的。地膜是有個高度的,他不是平平的鋪在地上,種子在這個地方,這個高度小苗長起來的時候沒有受壓迫,再長大以后呢往外頂,越頂越高,形成一個溫室。”據悉,不僅如此,搭配使用的地膜都是專用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可降解。這樣的“成龍配套”雖說成本高了些,卻可以保護土壤環境。
烏蘭察布市草業協會副理事長李金龍說:“土壤保護關乎子孫后代,雖然我們一畝地的投資增加100塊錢,但是用降解地膜減少了白色污染,保護了耕地,也通過這種技術提高了產量,提高了品質,所以我們覺得投入是值得的。”據了解,烏蘭察布市現存欄奶牛25.8萬頭,對全株青儲玉米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市場一直供不應求。而烏蘭察布市受地理條件限制,青儲玉米的播種一般都在4月底,后山地區則更晚一些,生長期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飼草產量。今年,烏蘭察布市積極扶持企業,引進世界先進種植機械和技術,大大延長了青儲玉米的生長周期。種植理念的更新也將給全市草業發展帶來深刻變革。(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皇甫美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