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湯蹈火履忠誠--記“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孫曉光事跡赤峰
他是一名消防尖兵,用熱血青春履行尖兵使命——維持社會安定和人民財產安全;他是一名共產黨員,用舍生忘死詮釋黨員品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就是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中隊中隊長助理孫曉光。
2009年12月,懷揣著對綠色軍營的向往,孫曉光從通遼市應征入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消防戰士。在新兵連的日子,孫曉光刻苦訓練,嚴格要求自己,僅用了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對中隊全部器材的性能標準、技術參數、綜合應用、維護保養等熟記于心、應用于行。2012年3月,國家陸地搜尋與救護基地組織封閉式訓練,為了提高自己滅火救援本領,孫曉光報名參加了培訓,并在畢業考核中被總隊記個人三等功。
入伍以來,孫曉光參加滅火救援戰斗1000多次,和戰友們一起搶救遇難、遇險人員數十人,經歷過水與火、生與死的搏斗,也有過和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
2011年7月18日,巴林右旗發生特大洪澇災害,孫曉光奉命前往支援。在幫臨街商鋪疏散物資時,由于屋內積水深、看不清地面情況,他的膠鞋被地上破損的貨架割破,腳踝上劃了個10厘米長的口子。由于當時情況緊急,他顧不上包扎休息,忍著疼痛,繼續在齊腰深的洪水中搬運物資,連續6個小時戰斗在抗洪一線,背負、轉移被困群眾十余人。
2014年1月16日,紅山區一個燈飾城發生火災,接到報警后孫曉光和戰友們來到火災現場,偵查發現,這是一家“前店后庫”布局的燈飾城,著火點在庫房。而前門正冒著濃煙,根本進不去人,只能從后門進入倉庫實施滅火。著火點所處的位置是一樓,隔壁是賓館,二樓是居民樓,如果不及時滅火,會危及到很多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火情就是命令,孫曉光和兩名戰友沖了上去,從后門接近著火點實施滅火。倉庫內濃煙滾滾,著火點就在貨物的堆積處,已經大面積燃燒,棚頂處大大小小的吊燈在烈火的炙烤下噼里啪啦地響著,棚頂上最大的吊燈直徑有一米多,如果掉下來砸在頭頂上,后果可想而知。在濃煙、毒氣環境下作業,空氣呼吸器每隔20多分鐘就得更換一次,不然就會有生命危險。在滅火過程中,孫曉光佩戴的空氣呼吸器更換了4次,也就是說,他4次從火海中出入,其難度可想而知。經過消防官兵3個多小時的奮戰,大火終于被撲滅了,讓人欣慰的是,火災無一人傷亡,孫曉光和戰友們疲憊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2014年3月18日,位于元寶山區的國電化工有限公司綜合罐區石腦油儲罐發生爆炸燃燒。根據作戰命令,孫曉光和戰友孫建國站在火場最前線,二人頂著烈焰緊緊抓著高壓水槍全神貫注冷卻距離他們不到10米遠的罐體。3個多小時后,火勢得到有效控制。就在大家以為可以喘息一下時,石腦油罐體伴著短暫刺耳的尖嘯聲再次發生爆炸倒塌,爆炸帶來的巨大氣浪把孫曉光和戰友孫建國掀翻在地。孫曉光醒來時,身邊的流淌火還在燃燒,戰友孫建國也倒在不遠處,孫曉光雖然身負重傷但沒有放棄戰友,他拼命爬到孫建國身邊試圖拉起他,自己卻在流淌火中被二次燒傷。當戰友們沖進火海用擔架往外抬孫曉光的時候,他還一直喊著戰友的名字。大火最終被撲滅,臉部和腳部纏滿繃帶的孫曉光無比振奮:自己和戰友們用血肉之軀筑起的鋼鐵屏障,又一次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
“赴湯蹈火,敢打必勝”的消防精神與經驗、技術相結合,爆發出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支撐著孫曉光在救援現場斗志昂揚、不知疲倦、戰斗不止,他以頑強的意志力戰勝了各種災害的考驗。
危難臨前,他不顧個人安危,帶傷上陣;重任面前,他不顧身心疲憊,重返戰場。7年的磨礪,孫曉光時刻謹記“當一名合格消防兵”的入伍誓言,把自己鍛煉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搶險尖兵。入伍以來,孫曉光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自治區第四屆“全區道德模范”,榮獲公安部“優秀黨員”、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第三屆“赤峰市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等榮譽,今年5月被人社部、公安部授予 “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