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車停車場被三輪車撞“傷” 尋找肇事者成難題烏蘭察布
●施先生被撞壞的汽車
7月5日,集寧區市民施先生向記者反映稱:他的車在停車場被不知名車輛撞壞,肇事者逃逸,現在尋找尋肇事者成了一個大難題。
施先生說:“11時15分,我把車停放在浙江小商品南面的停車場的車位上,車頭正對著商場的南門。11時25分,我發現沒有拿手機,返回車里取手機時,發現我的車被撞出了停車位,車尾部全部撞壞,右側尾燈碎片散落一地,保險杠、后備箱全部變形,后備箱被撞開,無法關閉。我立即找到小商品監控室,希望能從監控中看到當時的情況。在監控中,我看到肇事車輛疑似是電動三輪車,它在撞上我的車之后,又撞到旁邊的箱式貨車。貨車被撞后劇烈地搖晃了幾下,周圍路過的人還和肇事者進行了交談。很明顯肇事者很可能是小商品市場的商家、雇工或者是熟客。我問遍了周圍的商家和搬貨的工人,人人都說沒有看到,都不想管閑事。”
眼看無法自己找到肇事者,施先生撥打了110進行報警。13時10分,集寧區交警大隊事故中隊的民警來到現場。在事故現場,民警發現地面上殘留著一支三輪車的手閘,初步認定是三輪車在下坡時車閘失靈,車輛失控撞到了施先生的車上。
民警經過詢問和記錄后,告訴施先生:“類似這樣的案件,我們只能通過監控來尋找肇事者和車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肇事者很難尋找。”
14時,記者來到浙江小商品市場采訪商場的保安隊王隊長。他告訴記者:“我們商場的監控都是針對臨街商鋪、電梯轎廂和消防通道。停車場上沒有監控,停車場是無人監管的地方,停車不收費,所以這事情與我們無關。”
就施先生的車輛被撞一事,記者采訪了3位市民。
市民劉女士在浙江小商品附近工作,她告訴記者:“我們單位門前停車位少,平時只能把車放在小商品北面的停車場里。我們好多同事的車都被送貨三輪車撞過,撞完人家就跑了,根本找不到人。每次都是自己花錢修車,自認倒霉。難道這種事情就沒有辦法避免嗎?就沒有一個部門能管管?”
小商品商家周先生說:小商品的停“車場平時車輛特別多,不光是商家和消費者的車,還有送貨車和外地來旅游購物的車,車與車之間的刮蹭都是太平常的事情了。我們也希望能有人來管理一下這個停車場。哪怕改成收費停車場也是可以的,只是不要再讓我們的車輛莫名其妙地‘受傷’了。這種事情不僅是讓我們受害者損失錢財,更多的是影響城市形象。現在我市在創建文明城市,經常發生這樣肇事逃逸的事情,真是有損文明城市的創建。”
游客常女士說:“我是大同人,集寧的皮革特別出名,每年夏天我們都會來這里買東西。看到今天這個事情,我覺得這個肇事司機不僅不文明,而且素質真是太差了。我經常在全國各地出差,看到很多大城市的車主都很文明,一旦發生刮蹭,都會很禮貌地處理事情。如果車主不在現場,肇事者也會留下字條,寫上聯系方式,以方便對方索賠。我覺得一個城市的文明,不在于標榜的文明,而在于人的素質和品行。人真的文明起來,才能創建成實至名歸的文明城市。”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