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市白狼鎮入選“中國特色小鎮”興安盟
、“溪水緩緩地流淌,鳥兒叫醒了陽光,自然綻放的花香,透過這暖暖的窗,特色小鎮它風景如畫……”一首《特色小鎮》通過實景畫面的填詞,恬靜溫暖的曲風給人一種淡泊、寧靜的感覺,傳遞著感恩反哺、及時行孝的傳統美德。隨著歌曲熱度不斷提升,第二批276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近日也新鮮出爐。此次內蒙古自治區共有9個小鎮入選,其中阿爾山市白狼鎮作為興安盟唯一入選小鎮榜上有名。
白狼鎮蒙古語意為“富饒”。地處大興安嶺中段嶺脊南側,位于阿爾山市東南部,西與蒙古國交界,邊境線長40公里。1998年建鎮,現轄一個白樺林社區和林俗村、鹿村兩個特色產業村。鎮轄區總面積720.55平方千米,居住人口3149人,居民主要以林業職工為主。
作為新中國最早的國有林區之一,這里山高林密,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6%;山谷溝壑遍布大量冷泉、溫泉、礦泉,世屬罕見;全年長達七個月的降雪期為開展冬季冰雪運動提供了絕佳環境。獨特的區位優勢、氣候環境和歷史沿革賦予了其獨有的旅游產業資源和歷史文化魅力。
白狼鎮作為阿爾山市的南大門,作為世界地質公園重要組成部分,獨特的旅游資源讓游客過目難忘,印象深刻。白狼峰景區、奧倫布坎景區和洮兒河、莫爾根河兩家國家級濕地公園,以淳樸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地理地貌向游客展示著生態和諧發展的理念;花海樂土洮源新村、古樸典雅林家大院、再現歷史的林俗博物館、神秘幽靜的野生動物園,充分展示了林區人過去生產生活景象和如今借助旅游發展帶來的新面貌;百里霧凇讓人體味冰雪童話的世界;紅色教育基地南興安碉堡隧道讓人牢記歷史……
白狼鎮至今保持著最原始的林區生產、生活方式,林區人長期生活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林俗文化。蒸豆包、滾冰包、馬拉爬犁等特色的民風民俗,賽馬、射箭等粗獷豪放的文化傳統,樹皮畫、根雕、木雕等古樸厚重的林區文化積淀,給白狼地區留下了大量珍貴的獨特的林俗文化遺產。更有契丹文化、蒙元文化、民國文化、紅色抗日文化等諸多歷史遺跡在這里熠熠生輝,等待著人們探尋。
“白狼鎮成功入選‘中國特色小鎮’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驕傲,我們將積極采納評審意見,保護好生態環境,利用好實地、水等資源,整合礦泉水生產、文旅等產業,形成發展合力,提升經濟附加值,打造展現林區風采的特色小鎮。”白狼鎮黨委書記于際方如是說。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