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寧區以民為本開創信訪工作新模式烏蘭察布
信訪工作是黨委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紐帶,是排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途徑。做好信訪工作,對于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密切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以來,集寧區委、政府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理念,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在全區范圍內開展黨政領導干部下基層接訪活動,將領導接訪干部下訪解決問題作為消化信訪存量、減少信訪增量的重要之策。領導干部變“坐堂等訪”為主動下訪,直面糾紛、化解矛盾,信訪工作作風的轉變,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大接訪暢渠道
近者悅,遠者來。領導干部接訪、下訪活動使各級領導密切聯系群眾,聽取民聲,對化解社會矛盾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新華街道辦事處的石某,兒子被殺害,雖然兇手已被繩之于法,但是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由石某照顧和撫養,石某年齡較大經濟收入微博,生活過的艱難,多次上訪反映其兒子被殺害附帶民事賠償等問題。黨政領導干部下基層接訪工作開展后,集寧區委書記楊國文來到新華街道辦事處,接見了石某,聽取其訴求并詳詢了其他部門意見后,給予石某明確答復。當了解到石某家中的困難情況后,楊書記責成街道辦事處要在生活上給予救助。最終石某簽訂承諾書,自愿息訴罷訪,承諾今后不再上訪。“楊書記接見我們,態度和藹,人很親切,為我的孫子和孫女都辦理了低保,辦事處和社區對我們很照顧,有什么好政策第一個會想到我們,過時過節都有慰問品。”石某眼含熱淚地說道,“我們對于處理結果很滿意,政府對我們這么好,我們不上訪了,不能再給政府添麻煩。”
大接訪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暢通了群眾表達渠道,密切了干群關系。
新華街道辦事處的盛世家園小區回遷戶反映,該小區居民用電屬于臨時用電,電價以商業電價收取,住戶用水按戶進行均攤很不合理,院內沒有硬化、無物業等問題。楊書記認真聽取后,表示由開發商給居民硬化一條從大門外至單元門的出行道路,由辦事處協商解決電梯開通、水電等問題。
目前,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已成為常態化工作機制,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通過主動走訪、現場辦公等方式,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廣大群眾最清楚、最直觀地看到領導干部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難。群眾從認識領導到熟悉領導,從懷疑領導到感激領導,從缺少溝通到密切聯系,從不理解、不配合到理解、諒解,多了一份溫情、少了一份積怨,為營造和諧信訪環境創造了積極條件。
干部下訪化積案
集寧區作為烏蘭察布市中心城區,近年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矛盾和問題,如征地拆遷、城鎮建設以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等,有的長期得不到解決形成歷史積案,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政府的公信力。
軍警馨苑小區于2008年下半年動工拆遷,至今未開工建設,造成292戶居民回遷難、住房難,對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提高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帶來了負面影響。領導干部下基層接訪工作開展以來,針對軍警馨苑小區居民回遷安置問題成立了領導包案小組并對回遷居民情況進行摸底,制訂了異地房屋置換解決方案,提供塞上江南、天翔苑等安置房源小區9處、房屋366套。
對于溪林灣、恒大小區居民反映回遷慢的問題,楊國文書記指出,這是集寧區的共性問題,今年將重點解決,對于拆遷后已開工建設的將通過政府注資、企業以資產抵押的方式加快“半拉子”工程建設進度,確保盡快交付使用;未開工的通過異地回遷進行安置,徹底解決回遷難的問題。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群眾路線一直是黨和政府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奮進的法寶。領導干部接訪下訪活動正是踐行了這一路線,不僅解決了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改善了民生,化解了民憂,而且使之真正成為領導干部高度關注民生、解決群眾疾苦、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有效平臺。
完善政策促和諧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領導干部接訪下訪活動的深入開展,解決了大量群眾平時難以解決的疑難信訪問題,維護了群眾的切身利益,進一步強化了領導干部為民服務意識。
4月10日,集寧區區長付海青深入前進路街道辦事處進行接訪。福安苑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內有一個廢棄鍋爐煙囪嚴重傾斜,隨時有倒塌的危險。付區長了解后,帶領工作人員深入實地進行察看,并責成住建局、環保局、辦事處對煙囪進行拆除,徹底消除安全隱患。這個煙囪正對著我家窗戶,每天看著“它心都在揪著,就怕它那天突然就倒塌了,現在拆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膽的過日子了。”家住福安苑小區的居民說。
今年,集寧區委、政府印發了《集寧區黨政領導干部下基層接訪實施方案》,開啟了信訪部門坐等群眾上訪變為黨政領導干部主動下訪這一信訪工作新模式。黨政主要領導輪流到鄉鎮、辦事處公開接訪,其他班子成員深入所包聯共建的鄉鎮、街道進行接訪,并視情況需要到村(社區)或上門接訪。接訪時間統一安排在雙休日上午。區黨政主要領導每月接訪不少于1次,其他黨政領導干部每月接訪不少于2次。在接訪前,鄉鎮、街道辦事處和信訪部門負責聯系來訪群眾,確定接訪時間、地點和接訪事項,安排接訪領導,做好接訪記錄和向社會公布下基層接訪領導的姓名、接訪地點、接訪時間和接訪人名單等信息。接訪過程中要做到“三到位一處理”,即訴求合理的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對于群眾訴求能現場解決的要現場給予答復,并明確解決時限和責任單位、責任人;對還需要進一步調查、核實、研究的,要明確答復時間和具體責任人,確保按時答復,明確聯絡人做好對群眾的聯系溝通解釋工作。
督導檢查促落實
黨政領導干部下基層接訪,推動“事要解決”、為群眾排憂解難,必須壓實工作責任,強化工作措施,為此,集寧區成立了黨政領導干部下基層接訪工作領導小組,將下基層接訪工作列入鄉鎮、街道及責任部門領導班子的年終實績考核。對不作為、慢作為、懶作為、亂作為、效能低下,嚴重影響黨政領導干部下基層接訪工作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將信訪工作關口前移,確保大量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矛盾不上交。推動督查重點由“事后督查”向“事前督查”轉變,實現了各級信訪工作力量向督查傾斜、督查重心向基層下沉,盯住重點地區和重點問題抓落實。通過面上督導、重點督導和駐點督導等方式推動工作落實。
下基層接訪活動開展以來,黨政領導共接待群眾來訪125批次,其中黨政主要領導下訪57批次,其他領導接待68批次,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群眾心中的怨氣順了,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和諧。
集寧區通過開展領導干部接訪、下訪活動,著力為群眾排憂解難,使許多信訪問題和隱患在基層、屬地得到妥善化解和解決,防止了矛盾累積,減少了上行壓力,疏導了群眾情緒,融洽了干群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為集寧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