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新征程 描繪新畫卷通遼
黨的十八大以來,開魯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落實自治區黨委、通遼市委系列決策部署,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劈波斬浪,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就,開魯大地呈現出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文化繁榮、生態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麗風景。
開魯新貌 (王立成 攝)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家喻戶曉(王立成 攝)
年初以來,該縣緊緊圍繞上級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積極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發展、新成效。1—8月份,預計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1.4億元,增長4.9%。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12.8億元、70.2億元、48.4億元,增長3.5%、2.9%、8.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0.5億元,增長9.6%。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2.2億元,增長11.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18696元、7270元,增長9%、10%。
該縣堅持工業強縣戰略,把項目建設作為轉型發展的主要引擎,把安全環保作為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把工業園區作為加快發展的首要平臺,走環保先行、綠色發展之路,堅定不移發展壯大“三大產業集群”,發揮集群效應,催生發展動力,提升發展質量。1—8月份,實施重點工業項目30個,其中10億元以上4個。
東方紅村紅干椒喜獲豐收(王立成 攝)
開魯以農業聞名于全市乃至全區,形成了以玉米種植為代表的金色產業、以紅辣椒種植為代表的紅色產業、以瓜果藥蔬種植為代表的綠色產業。近5年來,該縣積極適應市場需求,推進供給側改革,加快農牧業轉型,努力由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現代農業轉變,由低效農業向高質高效農業方向轉變,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邁進。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該縣堅持適應發展、適度超前原則,認真抓好規劃設計、要素保障,穩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拓展發展新空間、構建發展新格局。堅持“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發展理念,以規劃為引領,優化城鄉布局,均衡配置城鄉公共資源,推動生活環境向精美化、舒適化、宜居化方向發展,讓美麗開魯魅力無限。
該縣借助縣內外和社會的多方力量,辦好民生實事,做優民生品牌,讓全縣廣大群眾生活得更有質量、更有尊嚴、更有幸福感。該縣積極改善民生保障條件。新建小食品和家居建材城兩處創業園區,把縣創業園區打造成為區級孵化基地。新增城鎮就業1700人,農牧民勞動力轉移就業7.6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將開魯縣中心敬老院打造成為全市“醫養結合”典范,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的需求。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