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毓芳:告別棚戶區 迎來新生活阿拉善盟
今年3月,巴彥浩特柳樹溝社區的張毓芳老人在簽訂房屋征收補償協議后搬進了位于西城區的香江富園小區。告別居住30多年的老房子,老人迎來了嶄新生活。
張毓芳老人今年75歲,是阿左旗皮毛廠的退休職工,她家老房子位于營盤山北側,一間100多平方米的平房老兩口一住就是30多年。“老房子管網線路老化嚴重,許多大功率的電器都不敢用,一用就跳閘。而且巷道路面坑坑洼洼,雨雪天踩著泥進踩著泥出。”張毓芳老人翻看著老房子的照片激動地說:“要不是趕上棚戶區改造,我估計一輩子也住不上樓房,跟做夢似的。”
從拆遷到買新房前后不到4個月,張毓芳老人便搬進了寬敞整潔,有廚房、衛生間、客廳、臥室的新家。“自從搬進樓房,感覺真是好,做飯一擰燃氣閥,冬天取暖有暖氣,上衛生間也方便。新房質量好啊,再也不愁夏天漏雨、冬天進風了。如今孫子們也上大學了,我可算‘解放’了。”張毓芳老人笑著告訴記者,以前住平房的鄰居就住在隔壁單元,早晨相約去市場買菜,吃過晚飯后聚在小廣場,有的聊天,有的跳廣場舞,還有的領著孩子散步……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心。
張毓芳老人的樓房夢成為現實,只是阿左旗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惠及廣大居民的一個縮影。據了解,2015年末,阿左旗發出動員令,正式啟動2016年巴彥浩特地區5630戶65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和城市危房改造工程。通過實施棚改工程,在改善棚戶區居民住房條件的同時,積極化解房地產庫存難題,通過政府搭建購房服務平臺,鼓勵和引導棚改區居民購買商品房作為棚改安置用房,滿足棚戶區居民的安置需求。記者從阿左旗住建局獲悉,今年,巴彥浩特2925套棚戶區拆遷工作已全部啟動,截至6月25日,共簽訂征收補償協議2925戶,完成征收面積20.79萬平方米,完成投資8.78億元。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