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后旗2200名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遼
為確保脫貧攻堅取得實效,科左后旗組織2200多名黨員干部下基層,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用真情譜寫黨群情深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踐行十九大精神。
在“點”上抓統籌,落實責任。該旗制定印發了《科左后旗旗委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實行“三同”活動的實施方案》,成立了由旗委書記任組長,紀檢、組織、統戰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下基層活動領導小組,安排部署各項工作。同時,要求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駐旗單位按照新調整的“大幫扶”結對機制,每名處級領導干部聯系一個蘇木鎮、幫扶一個嘎查村、包扶3戶貧困戶;每個旗直部門、駐旗單位結對幫扶一個嘎查村;每名正科級領導干部包扶10戶貧困戶;每名副科級領導干部包扶5戶貧困戶,并統籌建立了千名黨員干部下基層辦實事轉作風活動聯系點。此外,旗委組織部還將活動開展情況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范疇,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在“線”上爭先鋒,服務基層。該旗以嘎查村黨支部辦公場所為陣地,設立“便民代辦處”,建立“代辦冊”。同時,創建了“黨支部+服務隊”黨建工作模式,設置了科普文明、創業發展、環境保潔、扶貧幫困等12個服務崗,實行一人一崗或一人多崗,市、旗、鎮、村3600多名黨員根據“代辦冊”的代辦事項,積極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截至目前,全旗262個嘎查村已全部設立“便民代辦處”,先后為群眾辦實事3000多件,黨員直接聯系幫扶群眾2萬多人次,集中開展公益活動200多次;建立了定時間、定崗位、定程序、評星級的“三定一評”黨員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已先后評定“五星級黨員義工”60名、“四星級黨員義工”324名;及時向群眾發放印有駐村黨員干部姓名、職務、聯系電話以及監督電話、溫馨提示等內容的“民生工作聯系卡”,切實暢通了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渠道。目前,已累計發放扶貧工作明白卡、“民生工作聯系卡”27200余張;在駐村黨員干部中選派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實職副科級以上干部擔任“引領員”,通過入戶走訪、召開村“兩委”會議等形式,為后進村提交一份好建議、落實一批惠民實事、選準一個好項目,推動后進村快速轉化。活動開展以來,“引領員”已為后進村爭取項目資金600余萬元,辦實事4350余件。
在“面”上出實招,幫民致富。駐村黨員干部積極幫助蘇木鎮協調農牧業發展項目,幫助嘎查村謀劃富民產業,幫助包扶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目前,共整合農牧業產業項目32個,2014年以來,累計為貧困戶協調發放養牛貸款7.2億元,今年在原有放貸規模的基礎上,旗財政又拿出2000萬元實施風險抵押貸款項目,放大10倍,撬動銀行新增扶貧貸款2億元,使貸款覆蓋所有貧困戶,戶均5萬元。同時,進一步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業實用技術推廣力度,共發放備春耕生產宣傳資料4.8萬份,捐贈科技圖書1.2萬冊,培訓農民3.2萬人次。旗住建局為包聯村巴彥毛都蘇木南阿布哈嘎查申報大米注冊商標,幫助農戶銷售大米7萬余斤,人均增加收入690元。
在“情”上做文章,為民解憂。廣大包聯干部把貧困群眾當親人,切切實實為他們辦好事、實事,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旗國土局投資159萬元,為巴嘎塔拉蘇木6個嘎查修建砂石路7400米,維修土路15490米、涵管橋6座;旗住建局出資7200元幫助包聯村安裝廣播電視戶戶通設備195套,出資25000元為包聯嘎查村部購買辦公設備、文化活動器材和廣播設備;旗信用聯社出資30多萬元,幫助20多名孩子完成學業。旗總工會主席布仁吉日嘎拉堅持吃住在村上,幫助包聯嘎查開發水稻2000畝,協調土豆種子3000多斤,被群眾譽為“貼心干部”;旗交警大隊駐村工作隊協調蒙王藥廠為茂道吐蘇木貝子浩饒嘎查22戶貧困戶長期免費提供常用藥物;旗地稅局包聯干部幫助群眾收割玉米、打掃衛生,群眾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特約記者趙文嘉)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