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 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錫林郭勒盟
蘇尼特左旗牧民(左)正在辦理領取分紅的手續。懷特烏勒斯攝
錫林郭勒盟四大班子領導參加精準扶貧培訓。托日貝克攝
為貧困戶分羊。
貧困戶邢明寶在扶貧企業打工,掙上了年薪。
錫林郭勒盟全國扶貧日啟動儀式現場。
多倫縣多倫諾爾鎮北村整合了200畝閑置耕地,建設了90座日光溫室大棚,并推行“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利用“三到村三到戶”扶貧項目資金,帶動全村4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低保戶及部分低收入家庭入股合作社。以村民魏淑蘭為例,她家在合作社入了16股,共計16000元,自己只出了兩股的錢2000元,剩下的由“三到村三到戶”項目資金補貼。“在村里就能打工掙錢,還能分紅,這樣的扶貧政策咱得夸。”魏淑蘭說道。
北村的變化是今年錫林郭勒盟脫貧攻堅工作的縮影。錫林郭勒盟各地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過程中,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理念貫徹到脫貧攻堅全過程和各環節,進一步探索和創新扶貧模式,激發脫貧內生動力,讓貧困群眾享受到了致富成果,繪就脫貧攻堅、共赴小康的生動畫卷。2017年,錫林郭勒盟共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4.0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41%,讓5767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錫林郭勒盟委書記羅虎在說:“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我們要以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引,圍繞‘六個精準’,切實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努力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促進農牧民增收,加快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建設,扎實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扶持培育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的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增收富民產業,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保證脫貧質量,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如期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奮斗目標。”
聚焦精準決勝小康路上一個不落下
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具體進程中,錫林郭勒盟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理念貫徹到各環節,強化了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只要是貧困人口,不管什么原因、什么類型,只要是“應識未識”的就要全部納入。在此基礎上,錫林郭勒盟秉承決勝小康路上一個不落下的決心,以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金融扶貧、勞動力轉移就業、生態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社會保障兜底扶貧、貧困村提升等重點工程為抓手,瞄準貧困人口,因地因戶因人分類扶持,著力解決貧困戶產業發展、教育、醫療、住房、飲水安全等問題,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7年,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中,錫林郭勒盟做好精準識別,摸清貧困家底,進一步核對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信息,制定印發了《錫林郭勒盟進一步打牢精準扶貧基礎工作實施方案》,開展“應識未識”貧困人口識別,剔除了不合條件的人員,同步新識別檔外貧困人口1483戶2936人,對全盟所有農村牧區常住戶和從事農牧業生產的人口進行信息采集,進一步夯實精準識別基礎,實現了對所有在冊貧困人口的信息更新,并對符合標準的人口全部進行納入,對不符合標準的貧困戶全面進行清退。
2017年,對計劃脫貧的2516戶5767個國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按照不同致貧原因和不同幫扶需求,落實“五個一批”分類扶持措施確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務,其中通過發展生產和轉移就業脫貧1609戶3676人,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脫貧448戶1024人,通過生態補償脫貧80戶187人,通過發展教育和資助政策脫貧105戶239人,通過社會保障兜底脫貧274戶641人。
在具體工作開展中,錫林郭勒盟按照宜牧則牧、宜農則農、宜游則游的原則,截止11月末,將自治區下達“三到村三到戶”專項資金8100萬元全部拔付到各項目旗縣市,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9056戶21430人。在金融扶貧富民工程方面,截止11月末,累計發放貸款9.3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任務8億元的117.3%。其中發放農戶貸9.14億元,扶持農牧戶15784戶44189人,其中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3395戶8913人;發放產業貸2家,貸款金額0.25億元。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方面,截止11月末,新建住房安置工程已全部完工,年底可全部搬遷入住。投入“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助資金103萬元,對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農村牧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進行補助。還因地制宜地舉辦了蒙古族服飾設計與制作、電子商務、青年牧民創業、毛氈加工、創業帶頭人等各類技能或引導性培訓班,截止11月末,完成培訓82期4922人。
與此同時,制定實施“1+N”精準扶貧配套政策,健全了農村牧區低保特困人員供養、醫療救助、就業創業,臨時救助、社會救助兜底等制度,并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實現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
創新模式讓貧困群眾脫真貧真脫貧
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錫林郭勒盟突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全力推進產業扶貧新模式。
在扶貧資金使用模式的創新上,該盟設立了扶貧產業發展基金,在盟級扶貧專項資金中,根據8個貧困旗縣實際安排50——300萬元,旗縣按照1:1配套設立產業發展資金,解決扶貧融資擔保、貸款貼息、風險補償及保險保費補貼等問題。
結合黨建促脫貧工作,錫林郭勒盟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貧困戶”等脫貧模式,通過嘎查村黨支部引領、財政補貼、嘎查村委會籌資和村民入股等多種方式,貧困戶通過草場、耕地、扶貧牲畜等多種形式入股,使貧困戶可以通過入股分紅、打工等多種方式增加收入,實現脫貧致富。阿巴嘎旗、正藍旗的“龍頭企業+貧困戶”模式,蘇尼特右旗、蘇尼特左旗、多倫縣的“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東烏珠穆沁旗的“嘎查集體經濟+合作社模式”,在實踐當中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與此同時,還逐村逐戶調查貧困戶幫扶需求,制作脫貧菜單,因需施策,使貧困戶由以往的“等米下鍋”變為“自主點菜”,讓扶貧短期見到了成效。當然,更要做到持續造血長遠受益,最大限度滿足貧困戶幫扶需求的同時,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目前,多倫縣的扶貧菜單已經達到6大項27小項,蘇尼特左旗的扶貧菜單也達到了5大項18小項,涉及購牛、打井、建大棚、購農機、種植特色瓜果蔬菜等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錫林郭勒盟旅游扶貧試點穩步增長,旅游扶貧點對周邊農牧戶的輻射帶動效應逐漸顯現,部分貧困戶通過在旅游扶貧點開展季節性打工實現收入增長;正藍旗列入全國電商扶貧試點旗縣,成立了正藍旗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建設完成67個基層服務站點,惠及貧困嘎查村15個,覆蓋貧困人口1312戶2975人,占全旗貧困人口72.53%。還成立了以行署主要領導為組長,由發改、經信、扶貧、財政等部門組成的光伏扶貧工作協調領導小組,推動光伏扶貧工作開展。
從錫林郭勒盟扶貧辦獲悉,該盟在今后的脫貧攻堅工作中,將大力發展致富產業,堅持把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為脫貧主渠道,深入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盟里提出的“減羊增牛”戰略,蘇木鄉鎮大力發展優質良種肉牛養殖業,積極推進“互聯網+畜牧業”,推動羊肉實現優質優價,發展果蔬種植,多維度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同時,利用好農牧業產業扶貧發展資金,重點支持能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的龍頭企業,大力培育家庭牧場、合作社、聯合經營等新型畜牧業經營主體,支持貧困戶采取土地托管、牲畜托養和草牧場入股、扶貧資金折股量化等方式,投入到企業、合作社和其他經營主體,獲得草牧場租金、入股股金、打工薪金等收入,尤其是使失去勞動力的貧困戶也能從中獲得穩定的收益。依托區位優勢、地域特點、民族特色等優勢,大力探索光伏扶貧、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等新扶貧模式,進一步拓寬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致富路子。
激發活力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干部群眾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因此,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中,必須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主體意識,發揚自力更生精神,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注重培育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注重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才能夠達到穩定脫貧的目的。
蘇尼特左旗滿都拉圖鎮巴彥淖爾嘎查黨員中心戶烏力吉巴雅爾為嘎查貧困戶發放“脫貧致富流動畜”,激發牧民的內生動力,讓牧民從“幫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在貧困戶成功脫貧后,他又將“脫貧致富流動畜”轉變為“致富流動畜”,轉包給嘎查中等收入牧戶,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收入,幫助嘎查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在錫林郭勒草原上,像烏力吉巴雅爾一樣為脫貧攻堅工作獻策盡力的黨員中心戶還有很多。在西烏珠穆沁旗,325名黨員中心戶與325名貧困戶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通過爭取扶貧畜、無償提供基礎母羊和扶持資金等措施,累計向幫聯牧戶提供牲畜4781頭(只)、幫扶資金29.7萬元;在蘇尼特右旗,黨員中心戶領辦協會71個,吸納469戶貧困戶加入協會,邀請專家學者對農牧民開展發展生產、理財算賬等培訓157期,通過結對幫扶、協會帶富、實地指導、共同生產等就近幫扶方式,使251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
錫林郭勒盟還注重從旗縣市直部門單位黨員領導干部中選派第一書記,幫助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開展便民服務、提升治理水平,全盟162個貧困嘎查村實現第一書記培訓全覆蓋;積極引導和鼓勵致富帶頭人領辦創建各類經濟合作組織,培育發展良種肉牛繁育、牛羊育肥和蔬菜、馬鈴薯、瓜果等優勢特色產業以及家庭牧場為主的旅游業等經濟合作組織,以致富帶頭人的示范引領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目前,全盟162個貧困嘎查村培育致富帶頭人357人,其中黨員致富帶頭人330人。
脫貧攻堅,黨員干部沖在前。錫林郭勒盟各地充分發揮黨員中心戶、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旗幟和尖兵作用,通過黨員中心戶示范帶動、第一書記幫扶、致富帶頭人聯扶等措施,進一步放大帶富效果,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深入實施“黨員中心戶+協會”帶動能力提升工程,從去年開始,利用3年時間,盟級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作為貼息資金,累計投入6000萬元,每年為黨員中心戶領辦創辦經濟合作組織發放不少于4.5億元的貼息貸款,3年累計整合資金13.5億元,形成一批黨員中心戶致富示范樣板和黨員中心戶帶頭領辦創辦示范合作社,輻射帶動3萬余牧民增收致富,實現3000余戶牧民穩定脫貧。
與此同時,夯實駐村幫扶,對駐村工作隊規模進行了擴充,全盟落實駐村工作隊616個,駐村工作隊員人數達到3405人,并制定印發了《關于對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開展考核檢查和治理整頓的通知》,進一步加強駐村工作隊日常管理,確保駐村工作隊員駐得下、能干事、干實事。年內,開展了以“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精準扶貧、共奔小康”為主題的“10.17”扶貧日宣傳活動,通過懸掛標語、現場講解和入戶宣講政策等方式,進一步營造了全社會共同參與脫貧攻堅的良好社會氛圍。
錫林郭勒盟扶貧辦主任華永勝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總方略,千方百計籌措扶貧資金,全力以赴發展豐富產業扶貧,全方位多角度開展社會扶貧,統籌推進協調開展健康扶貧,毫不手軟問效追責扶貧問題,緊緊圍繞‘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要求,精準施策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