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通遼市力爭引進培養萬名“雙高”人才通遼
一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以提高職業化水平為重點,以加快現代服務業“雙高”人才隊伍建設為抓手,以商貿物流、金融財稅、旅游策劃等領域重點項目為依托,為現代服務業快速、高效、優質發展提供人才保障,進一步提升城市服務品質和綜合競爭力。我市力爭到2020年引進培養10000名左右對行業具有較強支撐作用的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端專業人才,基本滿足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
完善體制機制。我市建立健全“雙高”人才需求采集和信息發布制度,定期編制人才需求目錄。注重掌握在大型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的“雙高”人才信息,探索建立“雙高”人才流動機制,采取引智合作、兼職使用、人才租賃等方式,實現人才的柔性流動。健全現代服務業人才激勵機制,通過落實優惠政策、給予項目扶持等方式,不斷激發“雙高”人才創新創業熱情,提升現代服務業核心競爭力。同時,積極推薦“雙高”人才參與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通遼市“科爾沁英才”工程等各級各類人才評選。鼓勵各類現代服務業企業廣泛開展技能大賽、崗位練兵等活動,進一步提升“雙高”人才管理和專業水平。
拓展引才渠道。我市著眼于把以商貿、物流、金融和旅游等現代服務業打造成為產值過千億的大產業,通過與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合作,培育和發展現代服務業人才中介組織,努力構建多渠道引才網絡,著力引進一批管理水平高、熟練掌握專業技術、能夠解決困難問題的“雙高”人才。借助招商引資、“人才雙選會”等活動,招攬現代服務業緊缺人才,加大“雙高”人才引進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導向,通過聘請或引進國內高層次專家學者擔任顧問等方式,促進市旗兩級現代服務業管理水平和綜合技術實力的提升。
創新培養方式。我市充分利用優勢教育資源,加大現代服務業“雙高”人才培養力度,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建設一支專業水平高、創新能力突出、服務能力強的現代服務業“雙高”人才隊伍。以提升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綜合管理水平為核心,依托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自治區“優秀企業家培養工程”,每年選送一批現代服務業高級管理人才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深造,全面提升高級管理人才的經營管理能力。以提升專業化水平為重點,依托自治區“511人才培養工程”,擇優推薦有發展潛力的高端專業人才到發達省市進修、培訓,不斷提升高端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增加現代服務業高端專業人才結構性比重。
搭建載體平臺。我市以開展重大活動為載體,深化戰略合作,加快“雙高”人才集聚。根據商貿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領域的發展需求,立足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依托駐市高校、市屬職業院校,通過設置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專項實訓項目,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技能實訓基地,為專業素質提升提供優質服務平臺,促進“雙高”人才的知識更新。加強與自治區級以上大型人才市場和中介機構的聯系,建立合作交流平臺,提高“雙高”人才的流動性,優化人才的市場配置。積極搭建“雙高”人才創業平臺,加大對已建成現代服務業產業項目的指導和扶持力度,通過以老帶新、以強扶弱等方式使“雙高”人才盡快走上創業成功之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