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帶頭備耕忙赤峰
正月初五剛過,在克旗萬合永鎮的12個村,好多農民就開始準備春耕了。與以往不同的是,部分農民開始告別傳統種植方式,千方百計地調整種植結構。其中,廣義村種植專業合作社早早就對今年的種植結構作出了詳細安排和部署。
“今年‘春脖子’短,天氣漸漸轉暖,好多人都開始備種子、化肥、地膜了。前兩天,我們參觀了元寶山區和潤農業的大棚種植和觀光農業,學習下人家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和理念,順便為我們承包的生態餐廳和冷棚引進些新鮮品種。”年輕的合作社社長楊穎杰說。在楊穎杰的合作社,社員都是廣義村人,卻給廣義村、永明村、關東車村三個村都帶來了經濟效益。年前,為響應鎮里號召,合作社又購買了50頭基礎母牛和400多只肉羊,在廣義村流轉土地400畝和永明村流轉土地300多畝。今年,合作社在保證牛羊飼草料的基礎上,將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增加高產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引進種植露地木耳、馬鈴薯、紅皮圓蔥等作物。同時,還組織社員外出參觀考察,積極尋找好的訂單項目,為調整種植結構打下基礎。目前,合作社通過合作發展,引進和試驗先進種植技術和管理理念,已聯系到相關甜菜和花卉訂單種植協議。去年,看到永明村委會試種的大棚香菇成功后,他毅然辭掉工作,回鄉創業。通過對平泉、扎木蘇等地的考察,他決定發展種植食用菌,并成立宇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在,又在永明村元永組流轉土地224畝,計劃建棚30座,種植香菇30萬棒。目前,已完成投資80萬元,定制了蘑菇菌棒,建棚鋼材已運送到位,從正月初八開始組建焊接。
據了解,今年萬合永鎮將繼續鞏固百岔河流域的大河村、廣義村、萬德成村發展高產玉米谷子、冷涼蔬菜,中心村、新井村發展雜糧雜豆,二地村、柳林村、興盛義村發展牧草種植,并不斷擴大木耳、中草藥的種植面積,依托自身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發揮大青山景區、平頂山景區、百岔河巖畫等景區優勢,發展觀光農業。農戶們在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的帶動下,改變了以往不過完二月二不算過完年的老思想,結束了互請“年茶”的陋習,有的趁天暖和刨茬子、打地埂、送農家肥,有的買種子化肥備地膜,還有的湊在一起討論哪塊地該種啥,什么時候清渠春匯最合適,大家都在謀劃春耕備耕,為實現自家的豐收致富夢而忙碌著。(記者李震宇 劉玉國 通訊員 王鳳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