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以“五項新作為”推動新發展通遼
工業園區一角。
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
沙漠旅游景區。
規劃整齊的新農村。
中草藥種植基地。
近日,奈曼旗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今年,該旗將緊緊圍繞我市建設“充滿創新創業活力、獨具草原文化魅力、彰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草原名城”的發展定位,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在五個方面上展現新作為,努力保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四個高于,三個前列”的目標。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作為。2018年,奈曼旗將按照市委提出的“五個高質量”要求,著力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上展現新作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五個結合”打造全產業鏈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重大部署,突出抓好綠色生態農牧業、蒙中藥材、沙產業、鎳基合金新材料和民族文化旅游“五個全產業鏈”建設,三年內實施重點項目48個,完成投資369億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資76.2億元。扎實推進“破”“立”“降”。在“破”上,通過轉型升級、重組盤活等方式對停產半停產企業因企施策進行處置,把有限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環境容量用于大項目好項目。在“立”上,以先進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骨干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降”上,通過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優化物流配送體系等方式,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培育壯大實體經濟。繼續實行“三化”工作機制,實施總投資618億元的重點項目128個,年內完成投資146.5億元,同比增長10%。大力推動電子商務、商貿物流、金融服務、健康養老等新興業態競相發展,年內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戶以上、限額以上商貿流通和重點服務業企業各3家以上。著力提升園區保障能力。優化“一園三區”發展布局,完成奈曼旗工業園區總體規劃編制、審批,精心打造新材料循環經濟、醫藥科技、沙產業等8個產業園。強化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牤牛河引蓄水工程,協調推進畢氏集團鐵路專用線建設及配套電網建設,爭創自治區級工業園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上展現新作為。2018年,奈曼旗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大力推進農牧業現代化。深入推進農牧業“3141”工程,有效整合涉農專項資金,繼續加強“十個特色產業帶”和“四個科技示范園”建設,鞏固提升“百個區域特色產業示范村”,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出臺針對性更強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支持經營主體發展股份合作、聯合經營,鼓勵農民通過規范化土地流轉、托管、入股等多種形式參與生產經營。堅持綠色發展方向,爭創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不斷增強農畜產品市場競爭力。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著力提高組織化程度,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積極推進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堅持產業帶動、產業支撐,著力提升青龍山甘薯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水平。扎實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文化,搞好“廁所革命”“餐廚革命”試點,培育和弘揚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把農村建成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加快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格局。穩步推進投資3億元的城關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和投資12億元的“氣化奈曼”天然氣管網項目,抓好投資12.4億元征收1871戶19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和投資8億元總建筑面積39.6萬平方米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啟動創建國家級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積極盯跑大鎮至寶古圖沙漠景區旅游公路、盤奈高速北延、大鎮主城區西外環、八仙筒至庫倫鐵路項目,加快實施投資17億元的公路交通綜合運輸體系、投資12億元的500千伏輸變電及農網升級改造工程等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影響的重大項目,年內確保主城區東外環路、平青線公路等重大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創新體制機制,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展現新作為。2018年,奈曼旗將堅持以改革破難題,以開放激活力,以創新挖潛力,不斷激發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以土地“三權分置”為抓手深化農村牧區綜合改革,加快建設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和金融服務中心。推進自治區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強化水資源管理,積極穩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動水資源節約永續利用。積極擴大對外開放。緊緊圍繞通遼市“立足蒙東、融入東北,守望草原、面向渤海,東西集通、南北聯開”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積極爭取民生社會事業、生態基礎設施等關聯投資。深化與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院士工作站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統籌開展領導招商、部門招商、專業招商和以商招商,堅決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堅持人才引進和培養并重,深入實施人才強旗戰略、“千名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健全完善人才使用管理辦法和科技獎勵制度,實施“高校畢業生奈曼創業就業行動”。圍繞生態環保、特色產業等重點領域開展科研攻關,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推動關鍵技術創新。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上展現新作為。2018年,奈曼旗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多辦雪中送炭的實事好事。全力推進社會事業現代化。堅持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和社會反映強烈的擇校熱、大班額和“看病難、看病貴”等突出問題入手,找準癥結、精準施策,在提質量、促均衡上出實招、求實效。保持民族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全市前列,辦好諾恩吉雅文化節、文化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保護傳承烏力格爾、科爾沁民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奈曼版畫文化價值,力爭旗人民醫院晉位升級為三級醫院,新建八仙筒鎮、青龍山鎮衛生院,完善城鄉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全力推進保障體系社會化。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促進低保與扶貧政策有效銜接。認真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開展好城鎮就業創業人員和農牧民技能培訓,做好重點人群就業創業工作,提高全社會就業質量。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旗。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大力發展民族教育、民族文化、民族體育、民族醫藥等社會事業,深厚培植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的力量之源,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在生態環境建設上展現新作為。2018年,奈曼旗將落實好市委提出的“四個千萬畝”工程,持續加大生態建設管護力度,爭創國家級生態示范旗。在平原區重點實施農業節水工程。集成應用水肥一體化、用水計量化、秸稈還田、病蟲害統防統治、全程機械化技術,全面推行控水、控肥、控藥、控膜農業發展模式,積極探索“投資、建設、管理、服務”一體化項目實施模式,年內完成50萬畝農業節水建設任務。在沙區重點實施沙地生態修復工程。進一步延伸強化沙產業全產業鏈,實現控沙、治沙、用沙和林業生態建設相融合,年內完成沙地綜合治理79萬畝。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采取封育、禁牧、補播等措施,年內實施草原修復工程30萬畝、生態獎補區禁墾禁牧420萬畝。在山區重點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以水平梯田和生態經濟溝建設為主攻方向,年內完成小流域綜合治理3.15萬畝,坡耕地綜合治理5萬畝,留住天上水,蓄住地表水,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林產業,啟動建設南部山區10萬畝大扁杏基地。加大生態執法監管。加強草原管護,完善管護制度,嚴厲打擊亂開濫墾、亂采濫挖等破壞草原行為,全面停止任何形式的新開墾草原行為,全面停止已墾草原的一切違法生產經營活動,全面停止在天然草原上打井,逐步恢復草原植被原貌和生態系統功能。嚴格落實禁墾禁牧政策,嚴厲打擊非法開墾草牧場和破壞林木資源等行為,持續鞏固生態建設成果。(文/劉松濤)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