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1免费观看网站,在线播放黄,老妇女人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在线91,日本a黄色片

現代農牧業點“綠”成金巴彥淖爾

巴彥淖爾日報 / / 2018-03-09 09:00

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以綠色有機發展為主攻方向,以乳、肉、絨、糧油、番茄、瓜果蔬菜等為主的優勢產業、傳統產業、特色產業多元發展,不斷優化發展模式,著力做大規模、做強龍頭、做優品牌、做實服務、做嚴監管,打造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農牧民收入持續增長。

“十二五”末,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達165.6億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479元,分別超過國家和自治區平均水平2057元和2703元;我市成為全國地級市中最大的肉羊、有機奶、向日葵生產基地;獨具特色的河套硬質小麥、蜜瓜、蘋果梨、枸杞、白山羊絨等特色優質農畜產品享譽國內外;“河套番茄”“河套向日葵”等7個產品通過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特色農畜產品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連續7年居自治區首位。

調結構——

突出綠色生態,特色產業優起來

金秋十月,巴彥淖爾果飄香、糧滿倉,辛勤勞作的農牧民又迎來一個豐收年。

這樣的豐收場景似曾相識,但又有著不一樣的新氣象。

農業合作社大棚里的彩椒按照訂單一批一批銷往日本、韓國;肉羊加工企業工廠里,世界先進技術的生產線加工的產品擺上了阿拉伯人的餐桌。

成規模、產業化的現代農牧業正在改寫著巴彥淖爾產業規模小、品牌化程度低、鏈條短的傳統農業記憶。

改變,源于“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堅持綠色、有機發展方向,讓綠色成為巴彥淖爾農牧業的金字招牌”的全新農牧業發展理念。

念好生態經,打好綠色牌。八百里河套,1000萬畝水澆地,草肥水美的巴彥淖爾有著發展綠色、特色農畜產品得天獨厚的條件。未來發展中,我市將以綠色有機為主攻方向,繼續發展壯大肉羊、糧油、番茄、脫水蔬菜等特色產業,力爭培育更多具有絕對市場競爭力的優勢品牌,做西北地區的“冰箱”和“廚房”。

圍繞“綠色”創品牌,圍繞“生產”夯基礎,圍繞“加工”強龍頭,圍繞“輸出”擴市場,圍繞“基地”上規模,努力推進農牧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我們要立足巴彥淖爾實際,按照主體功能區和生態紅線規劃要求,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綠色生態是我市農牧業一張響亮的名片,圍繞這張當今最時尚的名片做實結構調整大文章,巴彥淖爾農牧業大有可為。

挖優勢——

深度對接市場,綠色增量大起來

在第四屆“中國·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博覽會”上,我市展廳內展出的綠色農畜產品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前來參觀購買,其中,兆豐種業生產的“雞鹿塞”牌石碾有機面粉深受消費者喜愛,有機瑞雪粉賣到了每斤96元,創下國內面粉銷售的“天價”。

物以稀為貴,河套平原是全國唯一的高筋度硬質小麥種植區,而有機硬質小麥更是稀缺資源。兆豐種業在烏拉山河谷的2萬畝有機小麥種植基地通過了歐盟和國內有機產品認證,面粉加工采用的是自主研發的低速低溫石碾制粉工藝,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營養成分,這也是有機高端產品在北京等市場暢銷的原因所在。

石碾有機面粉是巴彥淖爾深挖優勢、創新供給的一個代表。

為使農畜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片天地,巴彥淖爾著力提品質、創品牌,努力實現現代農牧業“內外兼修”。

修“內功”:嚴把產品質量關,把“三品”認證、產品追溯管理等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考核范圍,進一步加強“兩個責任、一套制度”的落實。全市3687個單位納入網格化監管,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意識明顯提高;全市累計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產品96個,綠色食品120個,有機產品49個。

強“外推”:大力實施品牌化營銷戰略,推進農畜產品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運作,提升我市農牧業企業品牌價值,提升區域特色產業競爭力。積極鼓勵企業走出去,參加國內外各項展銷會、博覽會等,支持企業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創建知名品牌、綠色品牌,用品牌開拓市場,提高產品市場份額。

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市現代農牧業已開啟一幅嶄新的畫卷,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改革創新,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優化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牧業,正在使沃野千里的巴彥淖爾點“綠”成金。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