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種植就是好巴彥淖爾
48歲的李海軍今年打算耕種120多畝地,其中小麥就達到了35畝,算得上是種植小麥的大戶了。“我去年才開始簽訂單種植小麥,只有十幾畝。訂單小麥收割后,如果市場價格低于協議價格,按協議價格收取。如果高于協議價格就按市場價收。銷售不愁收入有保障,今年我就多簽了20畝。前幾天,糧食加工企業——大發公公司的辦公室里,擠滿了去簽訂小麥種植訂單的農民,看來大家都意識到了訂單種植的好處。”李海軍笑著說。
大發公公司總經理熊守軍介紹說,河套地區的小麥由于氣候等原因,品質非常好。但是由于經濟效益不如經濟作物,近年來種植面積不如前幾年。我們公司的年加工能力有5萬噸,現在只能加工1萬噸。通過積極與農戶簽訂單,既能保證農民有收益,公司的貨源也有保障,一舉兩得。去年,公司簽的小麥訂單面積是8千多畝,今年預計將翻倍。
杭錦后旗農牧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杭錦后旗在積極引導農民發展綠色優質小麥。富硒小麥等優質品類小麥經過精深加工,一斤能賣到100多元,小麥產業還是有很好的產業前景。
據了解,杭錦后旗2018年種植結構安排的思路為“增麥減米穩瓜菜,籽類作物巧安排,訂單種植促轉型”,預計全旗農作物總播面積133.5萬畝,按照“連片種植,整建制推進”的原則,引導農民增加優質小麥種植面積達36.7萬畝,較去年增加1.7萬畝,增長4.8%。
特別是訂單農業近幾年在杭錦后旗漸漸興起。這種模式在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017年,全旗訂單種植面積達77.2萬畝,占總播面積的58%,連片種植53萬畝。今年預計達到80.1萬畝。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