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鵝脫貧 共同致富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晚報
/ / 2018-04-09 20:29
鵝養殖已初具規模
日前,記者走進達拉特旗王愛召鎮王愛召村“田野三兄弟”合作社的鵝舍內,看到成群結隊的大白鵝嬉鬧其間,工作人員正在給鵝喂食飲水。
據了解,該企業于2016年冬天正式落戶王愛召村,以鵝苗的孵化、養殖和銷售為主。對于達拉特旗的農戶來說,養鵝比較陌生,怎么養、怎么賣成為農戶最大的顧慮。為此村黨支部和“田野三兄弟”合作社共同選擇有家禽飼養經驗的貧困戶進行試養,由合作社成員負責帶頭組織實施規模養殖和提供及時全面的養殖防疫技術,初步形成了“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發展和組織保障模式。經過兩年時間的發展,王愛召村的肉蛋鵝養殖已經初具規模,首批集中養殖戶10戶,養殖6000只肉蛋鵝,純收入約12萬元。其中貧困戶試養戶5戶,每戶養殖肉蛋鵝200只,戶均增收4000元。
為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切實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有效落實,通過鎮村兩級積極爭取,向旗扶貧辦爭取產業扶持資金79萬元,合作社成員自籌80萬元,新建鵝舍4400平方米。鵝舍建成后,第二批肉蛋鵝養殖戶達到20戶,其中貧困戶有9戶,養殖數量達到了12000只,貧困戶脫貧和百姓致富指日可待。
王愛召村立足村情實際,創新發展舉措,結合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在產業扶貧工作方面緊緊圍繞全鎮產業區域布局,以“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發展和組織保障模式,帶領合作社成員和貧困戶摸索出一條養鵝致富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