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出手 貧困戶奔錢程鄂爾多斯
都布新吉日嘎拉忙碌著
今年55歲的都布新吉日嘎拉怎么也沒想到,曾經點個電燈都嫌費電的他,有一天能“闊氣”到花1500元在新裝修的房間里安裝“水晶電燈”。
都布新吉日嘎拉是鄂托克前旗昂素鎮2015年的脫貧對象,往年,他們一家四口僅靠幾畝耕地刨食,由于種植農作物效益不高,他偶爾還得靠打零工貼補家用,日子過得緊巴巴,而老伴一場大病的數十萬元花費,讓這個原本就貧困的家庭更加的拮據了。2014年,都布新吉日嘎拉被安排在鄂爾多斯市恒科農牧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作,每個月3000多元的穩定工資,讓這一家人看到了脫貧的希望。“以前,全家人光靠種地來糊口,既要供孩子讀書,又要給老婆治病,日子特別艱難。”說起前幾年家里的光景,都布新吉日嘎拉滿臉愁容。
如今都布新吉日嘎拉不僅在公司里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能夠貼補家用,而且家里的養殖和種地的收入也比過去高了許多。“現在我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工資,再加上家里養殖種地的收入,這一年下來家里就能多出幾萬塊錢的收入。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農牧民真的是脫貧過上了好日子。”都布新吉日嘎拉激動地說。
與恒科農牧業有限公司已經合作了第五個年頭的郭六過去也是一名貧困戶,如今通過特色養殖,郭六現擁有草牧場近4000畝,飼料地100余畝,存欄肉牛80多頭。
記者見到養牛專業戶郭六的時候,這位身材高大的中年漢子正在自家的飼料地澆水。郭六說,自己從2013年開始與恒科農牧業合作,幾年來已經累計向公司出售肉牛300多頭。2016年出售的100多頭肉牛中,80頭賣給恒科,年純收入40萬元。如今,郭六的肉牛除自繁自育外,他還購買架子牛,小牛犢進行飼喂,到出欄時出售。隨著多年的實戰經驗,如今郭六的養牛經十分了得,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牛專家”。“過去,我們家的收入就是靠養殖和種地,一年下來也就是幾萬塊錢,勉強能夠維持生活,根本談不上致富,通過企業的特色養殖收購,我們家的收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日子才算是有了盼頭。”郭六告訴記者。
隨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恒科農牧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牧戶+基地”的經營發展模式和周邊牧戶實施訂單養殖,由公司與牧戶簽訂訂單,公司為訂單牧戶提供統一牛羊品種、統一養殖標準、統一收購、統一屠宰、統一銷售的五個統一的管理辦法,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農牧民的收入攀升,推動農牧民脫貧致富步伐加快。
據了解,近年來,恒科農牧業公司作為昂素鎮當地的企業,在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工作中,與旗產業辦、獸醫局攜手為10戶貧困農牧民每戶免費提供5只羔羊,公司提供30只即每戶3只,并提供全程技術指導,保證飼養成功,讓農牧民真正得到實惠。從今年開始,恒科農牧業還將繼續著手篩選公司周邊烏審旗、杭錦旗、鄂旗、鄂前旗、陜西靖邊縣的500戶牛羊養殖示范合作戶進行重點培育。合作戶標準是戶均草場3000畝以上,飼草料基地100畝以上,戶主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有足夠的勞動力,養羊200只以上,養牛20頭以上。恒科在草原改良、飼草料種植、牛羊良種繁育上給予重點指導,所養牛羊優先選購。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