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旗:信息手段解鎖“智慧醫療”鄂爾多斯
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
信息共享
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如何順勢而為,借助“互聯網+”方式,提升醫療機構的經營效率和服務品質,乃至推動醫改難題,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痼疾,成為上至國家,下至地方的重要命題。近年來,達拉特旗搶抓自治區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機遇,創新推行“互聯網+健康醫療”模式,2017年在全市率先啟動實施了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建設,實現了全旗范圍內各級診療機構信息互聯互通、醫學檢查檢驗互認、醫學影像診斷互傳共用、醫療協同和智慧決策,幫助人民群眾享受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為人民幸福再加碼。
達拉特旗現有旗直醫療衛生單位6所,基層衛生院22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8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所,社區衛生服務站5所,村衛生室189所,個體診所119所,民營醫院8所,門診部4個,其他醫療機構11所。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的本質即全面推進“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建設互聯互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實現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基本覆蓋與數據動態更新,打破旗內現有醫療機構各自為戰的困境,解決醫院與醫院、醫院與管理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暢的問題。
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整合各類資源,強化技術服務支撐,搭建區域醫療健康服務網絡,健全完善了“12345”健康醫療服務體系,實現了區域聯動。“1”指建成1個全旗居民健康門戶網站;“2”指將2個資源(人力、物力資源)進行縱向整合,橫向利用;“3”指將3個庫,即全員人口庫、電子病歷庫、健康檔案庫進行集中,形成數據中心;“4”指建設4個平臺,即基礎服務管理平臺,公共衛生、醫療信息交換平臺,醫療業務協作平臺,業務指標監管平臺;“5”指5個應用系統,即基層公共衛生信息管理系統、基層診療系統、婦幼保健信息系統、醫療業務報表匯總系統、區域衛生決策輔助系統。目前,達拉特旗已將轄區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共包含29家基層衛生院,3家旗級醫院,人口密集的80個行政村)接入了平臺,將醫療衛生、社保、公安、計生、民政等各部門分散搭建的衛生信息系統深度融合為一體,形成了一套“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條塊結合”“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區域衛生信息服務體系。
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以遠程心電為突破口,構建融合遠程會診、遠程影像診斷、區域檢驗為一體的醫聯體遠程醫療診斷體系,促進醫療資源縱向流動。現在已實現了以旗人民醫院為中心,涵蓋旗內所有蘇木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心電圖、DR影像協作網絡,實現了旗、蘇木鄉鎮醫療機構之間雙向轉診、預約檢查、代理檢驗、遠程閱片、遠程心電、預約掛號,確保了檢查、檢驗結果在旗內各醫療機構之間的共享互認。基層衛生院可將疑難心電圖和非常見影像上傳到上級醫療機構提出協助診療要求,再由旗人民醫院專家診斷,寫好診斷報告審核后發回患者救診地,基層衛生院醫生能根據診斷報告治療,可做到疾病不漏診、不誤診。患者也可以用居民健康卡在區域內人口健康信息平臺覆蓋的醫療機構之間調閱診斷報告和影像資料。
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也是一個便民存儲倉庫。平臺為旗內每一位居民建立了一套從出生到死亡的健康檔案,檔案存儲了居民健康電子檔案、個人電子病歷及居民醫療信息。現已將旗級三家公立醫院的電子病歷、29家基層衛生院建成的30萬人的電子健康檔案、原計生系統的40萬全員人口數據全部導入了平臺。居民可以登錄平臺系統自助管理個人健康檔案,修改和完善個人信息、個人健康指標,查詢過往檢查報告;可以查閱健康教育、衛生計生相關政策法規、醫院單病種的收費情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疾病預防信息等內容,并獲取辦事流程指南,進行網上預約掛號。
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還有一項重要的功能就是為政府決策提供信息支撐。海量存儲旗內醫療服務、衛生保健基礎數據,經過價值過濾、匯總、分析,整合人、財、物、信息資源建成數據庫,為科學決策、合理有效地利用醫療衛生資源,降低醫療成本和發展醫療衛生科學提供大數據。同時幫助業務監管部門對各醫療衛生服務單位進行有效監管。
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旗。數據信息共享為解決轉診通路改善就醫環節,實現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打下了基礎,將極大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惠民惠政惠醫,疏解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繁的問題的同時減少政府在醫療技術方面人力物力的重復投入,為提高全旗醫療技術水平創造有利條件。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