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盟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全面啟動錫林郭勒盟
4月20日隨著東烏旗、烏拉蓋管理區進入休牧期,全盟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全面啟動。為確保取得實效,各地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基礎保障、籌措配套資金、開展返青監測、嚴格執法監管,全盟休牧工作有序推進。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旗縣市(區)均成立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和蘇木鎮(場)負責人為成員的休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發布了公告,明確了休牧范圍時限,責任分工、補貼發放、監管措施。實行處級領導包蘇木鎮、科級干部包嘎查村、蘇木鎮干部包牧戶的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形成聯動機制。全盟共劃分休牧責任區317個,包片干部1145名。阿巴嘎旗政府每10天組織召開一次工作調度
會,研究解決休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進行再部署再安排。錫林浩特市把春季休牧作為書記工程,主要領導親自動員部署、親自組織推動、親自督促檢查,為推進春季休牧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開展宣傳動員,增強實施自覺性。各旗縣市(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媒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宣傳動員,并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責任部門、蘇木鎮(場)干部及包扶干部、嘎查第一書記及黨員中心戶組成工作組,以入戶宣傳、發放明白卡、懸掛橫幅、張貼廣告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全盟各地共發放宣傳冊、明白卡(蒙漢雙語)7.6萬份。鑲黃旗制作《鑲黃旗休牧管護手冊》,發放《禁休牧草畜平衡資料袋》5700余份,蒙漢雙語禁牧、休牧、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等宣傳材料18000余份。正鑲白旗出動宣傳人員270人次,宣傳車輛110車次,發放明白卡15000余份、懸掛宣傳條幅230余條,微信平臺專題瀏覽量達14000余次。
三、狠抓基礎保障,確保取得實效。
(一)積極籌措配套資金。按照0.75元/畝,共需休牧補貼資金16823萬元,盟、旗縣市(區)兩級按4:6比例承擔,其中:盟級承擔6628萬元、旗縣市(區)配套資金10195萬元。盟級配套資金已劃撥到位2000萬元,旗縣級配套資金落實安排到位5086.4萬,其中:西烏旗、東蘇旗、黃旗、白旗配套資金全部落實,東烏旗已落實419萬元,其余地區正在積極籌措。西烏旗財政安排70萬元的兜底保障資金,對人均承包草場面積不足300畝的牧戶,按照300畝兜底兌現休牧補貼。各地共落實工作經費212萬元。
(二)強化飼草儲備。各地采取政府、企業儲備,牧民自備及協調調運等措施,多管齊下,保障飼草料儲備供應。建立飼草料供應機制,采取政府補差價、發放補貼等多種措施降低飼草價格,切實減輕牧民負擔。據統計,全盟尚有儲備飼草66444萬公斤,總體能夠滿足休牧需求,但地區間不平衡,部分地區飼草仍有缺口5036萬公斤。
(三)開展疫病防治。各地積極開展防疫藥物儲備和防疫、消毒等工作。全盟共儲備防疫藥品1450.45萬支、免疫大小畜628.77萬頭只、消毒牲畜棚圈361萬多平方米。
(四)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抓嚴管。各地整合蘇木鎮、政府相關部門的執法力量,加大人員和車輛投入,成立執法巡查組,劃分責任區,加強巡查管護。全盟共成立各類督查、巡查組508個,明查、暗訪、交叉檢查和督查巡查,共出動執法巡查車輛3500余臺次、執法巡查人員12000余人次,查處違規放牧案件239起、其中警告162起,處罰77起、罰款8.27萬元。正鑲白旗成立了以蘇木鎮分管領導為組長的交叉檢查組,抽簽決定檢查地區,每10天進行一次輪換,相互對比、查找不足,共同推動休牧工作。阿巴嘎旗成立12個執法檢查組,對個別牧戶偷牧行為依法進行查處,教育和處罰違規偷牧戶30戶。對牲畜活動場地不規范的51戶,責令限期整改。蘇尼特右旗利用無人機開展巡查工作,提高了巡查管護的效果。對違規放牧的35戶現場發放《違規放牧確認書》,明確違法事實和罰款金額。
四、牧草返青良好
截至4月24日,全盟南部五旗已返青;中西部地區除蘇尼特左旗、阿巴嘎旗北部由于大風、沙塵天氣偏多,氣溫波動大,目前返青率20~40%,其余地區返青良好,達50~70%;東北部地區由于氣溫回升快、土壤墑情好,牧草返青率已達到40%左右,預計返青期較常年提前。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