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右旗:推進產業扶貧 助力脫貧攻堅阿拉善盟
“2016年,政府出臺了新的扶貧政策,我們選了養駝扶貧‘套餐’。政府免費給我們提供了3峰擠奶母駝加入合作社,通過銷售鮮駝奶,每峰駱駝年增收超過10000元。”日前,在阿右旗曼德拉蘇木旭輝駱駝養殖基地,貧困戶巴特爾看著滿棚圈的駱駝,滿懷信心地說:“養殖3峰奶駝當年就可收入3萬多元實現脫貧,這樣下去,以后的日子就更有奔頭了!”
近年來,阿右旗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及盟委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安排部署,以“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為抓手,聚焦現行標準下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采用扶貧龍頭帶動、合作社入股、貧困戶自主創業等形式,扶持發展全旗確定的駝產業、沙產業、旅游業、舍飼養殖等農牧業特色產業,著力增強貧困戶自我脫貧內生動力。據數據顯示,該旗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0.81%降為目前的0.32%。
今年3月,巴彥高勒蘇木鴻瑞農牧民專業合作社依靠甘肅武威、張掖牧業集團的技術、市場優勢,大力發展優質良種肉牛產業,打造蘇木特色產業。該合作社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牧戶”模式,讓22戶貧困戶利用扶貧資金、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入股,實現脫貧增收。合作社負責人石培智介紹說:“牛肉價格比豬肉高,一頭牛犢喂養18個月,出欄重量可達400~500公斤。年初我們從甘肅武威牧業進了30多頭純種西門塔爾牛犢,種了8畝牧草,肉牛養殖市場價格好的話,一頭牛能賣2~3萬元,平均利潤5000元左右。”
按照中央、自治區黨委和盟委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020年農村牧區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旗縣全部摘帽的決策部署,今年阿右旗統籌使用“三到村三到戶”項目和財政涉農涉牧資金,支持貧困人口集中的蘇木鎮和嘎查村發展特色產業,著力打造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脫貧增收帶動力強的特色富民產業,實現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
脫貧攻堅,產業先行。阿右旗圍繞“誰來帶、怎么帶、帶什么”等關鍵環節,以推動產業脫貧工程提質增效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充分發揮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引領、輻射帶動農牧民的作用,鞏固擴大“科研+公司+基地+農牧戶”脫貧成果,持續推進特色種養業扶貧、鄉村旅游扶貧和資產收益扶貧工程,把貧困戶緊緊吸附在特色產業鏈上。
在此基礎上,該旗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扶持建設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培育家庭農牧場500個,規范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社60個,扶持專業大戶40個。安排30名具有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派駐貧困村和產業基地實行結村幫扶,培養造就一批新型現代職業農牧民。
針對扶貧領域存在的責任落實不夠到位、工作措施不夠精準、工作作風不夠扎實、資金管理使用不夠規范等問題,阿右旗以開展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強化“作風硬、脫貧贏”思想理念,采取“協調配合、信息共享、問題收集、分類處置、核查問責、結果運用”六項工作機制進行督促檢查,用較真碰硬的精神全面抓好問題整改,以敢打必勝過硬作風提升脫貧攻堅實效。
“如今,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再次吹響,我們要壓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倒排時間表、繪就作戰圖、立下軍令狀,確保如期實現‘人脫貧、旗摘帽’目標。”阿右旗旗委書記楊海說。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