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存儲庫:呼和淖爾嘎查的“小金庫”鄂爾多斯
夏日的烏審旗嘎魯圖鎮呼和淖爾嘎查一如它的蒙古語名字“藍色的湖泊”,清爽美麗。微風吹過,粗壯的“崛椽柳”在綠草茂密的土地撒下更多的涼蔭。視線撥開濃稠的綠,一座白墻藍瓦的廠房躍然而出,突兀到總想讓人問個究竟。
“嘎查里每年都有人將羊毛賤賣,因為沒有存儲的地方,價格不高也得處理,現在有了這個羊毛存儲庫,還幫助我們免費打包,價格合適了農牧民才出手,真的是省事省心,還能多賣錢。這都得感謝包聯駐村工作隊啊!”呼和淖爾嘎查主任孟根布拉格指著不遠處的廠房介紹道。
過去,呼和淖爾嘎查雖說水澆地、草場、林地等這些來源于大自然的生產資料一樣不缺,還有鄂爾多斯細毛羊2.4萬只,年產羊毛120噸,但因為缺少合適的經營方法,羊毛常被低價出售,而并不先進的生產方式又使得“土里刨金”依然停留在“夢想”階段,嘎查整體收入并不高,其中還有貧困人口14戶26人,鞏固扶持人口22戶55人,這使得嘎查成為新農村牧區序列里“拖后腿”的那一撥。
令人振奮的是,隨著今年包聯駐村工作隊的到來,這種無奈而無力的狀況,總算得以扭轉,并且一路向著“利好”。
牽一發而動全身,關鍵就在于這“一發”。對于管理松散、后勁不足的村嘎查來說,如何加強黨支部的引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正是撬動嘎查村發展大盤的“杠桿”。
年初,市人大包聯駐村工作隊提早“開拔”呼和淖爾嘎查,工作隊到位后通過全面摸底調研后,確定了嘎查的初步發展路線圖。那就是要想確保嘎查集體經濟長期高效發展,除了選擇效益良好、后勁十足的好項目外,還需要緊緊抓住黨建這個“牛鼻子”,確保所立項目管理規范、高效運行。為此,市人大包聯駐村工作隊和嘎查“兩委”班子在多次謀劃后,推出了以黨建“打頭”的“黨支部+企業+合作組織+農牧戶”的發展模式,規劃出一系列規范運作、精細管理的集體經濟項目。
鄂爾多斯細毛羊是呼和淖爾嘎查絕大部分農牧民的收入支柱,為了把農牧民的產業經營“觸角”從生產環節向流通、銷售環節延伸,減少中間環節,拓展利潤空間,更好地扶持本嘎查及嘎魯圖北部地區鄂爾多斯細毛羊產業發展,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幫助嘎查補齊銷售短板、延伸產業長板。“羊毛存儲庫”就是領頭項目,3月底掛網招標,4月25日開工建設。
5月15日,在村民們的期待中,呼和淖爾嘎查第一個集體經濟項目——呼和淖爾嘎查羊毛存儲庫正式開張營業,存儲庫總投資約60萬元,占地600平方米,配置了羊毛打包機2臺、叉車1臺,可一次性放置100噸羊毛,擁有收毛、存儲、篩選、打包、銷售等基礎功能。目前,已收購鄂爾多斯細毛羊羊毛50噸。
“我們的思路就是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羊毛收購打包工作。我們粗算了一下,通過這種方式,農牧民的羊毛每賣一噸就能多增加2000元的收入,這個可以成為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的一個長久之計。”第一書記蘇俊說,按照他的說法,呼和淖爾嘎查年可以增收24萬元,每年還能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約5萬元。而在羊毛交易淡季,存儲庫還可作為農機停放庫,從而達到“一庫兩用”的效益。
蘇俊介紹說,駐村工作隊為呼和淖爾嘎查謀劃的另一條致富路子是建立農機服務合作社,特別要吸納有信心、有志氣、有能力脫貧的貧困戶為合作社“原始股東”,帶動全嘎查在種植業上實現新突破。
為了盡快消除農牧民的顧慮促使項目落地,市人大駐村工作隊通過積極協調,帶領全村全體黨員、鞏固扶持戶、養殖大戶和農機大戶組成了學習組外出觀摩學習,目的就是“洗腦”,讓黨員干部開動頭腦、增加精氣神,提升嘎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對“鄂前旗農友農機合作社”的觀摩中,車來車往、機聲轟隆,犁、鏤、耙、種,一氣呵成,呼和淖爾嘎查的農牧民被眼前高度機械化、管理秩序化的作業現場深深地吸引住了,“如果在這么先進的農機合作社的帶動下,我們還不能脫貧致富,那只能怨我們自己沒本事,反正我要加入嘎查的農機合作社,好好地干一把。”鞏固扶持戶那順琪琪格滿懷信心地說。而農機大戶在這里找到了設備和管理的差距,農牧民在這里體驗了農機作業的高效。從下車時對合作社概念的“一頭霧水”到參觀完后的熱情高漲和積極討論,對于自己嘎查合作社的建設和運營,大家都心里有了數。
從鄂前旗回來,呼和淖爾嘎查又是一番“大動作”。農機服務合作社項目正式啟動,整個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80萬元,計劃建成農機信息服務系統,配套拖拉機、打捆機、收割機、播種機、小型裝載機等各類農機設備20臺,培養農機操作技術人員6名。項目建成后,可實現5.5萬畝的農田作業能力,不僅能免費或低費用保障嘎查及周邊地區貧困戶的耕地作業需求,還每年能在農畜產品、化肥、種子的運輸服務方面為嘎查集體經濟增加收入約10萬元。
目前,項目已經建立起運行機構和運行管理機制,選定了項目實施地址,初步購置了15臺各類農機,累計作業1萬畝,效益逐步顯現。(記者 張曉艷 通訊員 馬有軍)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