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河套 綠色蔬菜 發揮區域優勢 打造綠色品牌巴彥淖爾
近日,內蒙古鮮農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崔敏做客“天賦河套”品牌主題論壇。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勤勞樸實的河套兒女,秉承豐富的自然資源,在這片土地上生產出豐富優質的特色農畜產品,為八百里河套平原繪制出絢麗多姿的田園風光,讓“塞上江南”的美景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心里。鮮農公司的“鮮農中泰”“智劍”牌綠色優質瓜果蔬菜,就是從這片肥沃的土地走向了消費者的餐桌。日前,市委、政府授權鮮農公司使用“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鮮農瓜果蔬菜增添了榮光,也意味著今后鮮農瓜果蔬菜將承擔起區域品牌的維護與推廣的重要責任。
當今人們對于“吃”的追求從滿足“量”到追求“質”轉變,呈現出需求的多元化、個性化特點。蔬菜產業作為調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在推動農業現代化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內蒙古鮮農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臨河區烏蘭圖克鎮建設了“鮮農萬畝現代農業園區”、在五原縣隆興昌鎮建設了“鋤禾千畝現代農業園區”。根據所在地黨委、政府的產業規劃,園區充分利用水、土、光等自然優勢和資源稟賦,建設下挖式厚墻體大跨度無立柱日光溫室,建設區域化集中連片高效優質綠色蔬菜生產、加工、營銷園區,發展綠色蔬菜產業。在推廣營銷上,以綠色蔬菜生產主導產業為支撐,帶動了蔬菜精深加工、APP線上銷售線下體驗、鄉村旅游、觀光采摘、餐飲、物流等60多個產業發展。到目前,兩個園區共吸納流轉土地農民、返鄉下鄉農民、大學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戶2500多人。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采取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辦法,實現產品從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全過程質量可視追溯,消費者的認知度逐步提升,“鮮農”綠色蔬菜社會公眾形象初步形成。今后企業要在下列五個方面推進綠色高效優質蔬菜產業發展。
一、倡導綠色發展
嚴格執行“六統一管理”,即統一品種、統一育苗、統一防治、統一檢測、統一品牌、統一銷售,開展施用有機肥、生物肥代替化肥行動,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切實保護好水體和土壤,創造園區水體干凈、土壤干凈的綠色生產環境。
二、強化科技支撐
積極研究、開發、引進蔬菜新品種培育嫁接技術,保護好種質資源,開展工廠化本土育苗,改變目前西紅柿、黃瓜等品種本地粗放式育苗品種退化、產品不優,長期依賴從山東壽光購進秧苗的現狀,提高蔬菜品種在當地的適應能力和品質。配置溫度、濕度、光熱及病蟲害監測設備,做到精準防控和管理。
三、提升品牌意識
創建“鮮農”“鋤禾”企業品牌和“鮮農中泰”“智劍”蔬菜產品品牌,積極申報“三品一標”認證,黃瓜、乳瓜、西紅柿、櫻桃番茄、茄子等產品已認證綠色食品,在企業文化建設、產品銷售、境內外會展、社會活動等方面,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提升消費者的認知度和社會美譽度。
四、創新營銷方式
據了解,從園區到批發市場再到零售店多道環節,蔬菜價格增長了3~4倍。公司采取“互聯網+”的營銷模式,設置了“鮮農商城”APP信息化平臺,開展線下體驗、線上銷售蔬菜產銷直供營銷活動,將當天采摘的蔬菜直接配送到機關、社區、超市,讓本地人吃上新鮮的、質優價低的本地蔬菜。在政府的主導下,在“鮮農商城”APP信息平臺上建立微信公眾消費集群,利用二維碼掃描系統,讓每一位消費者了解蔬菜育苗、定植、栽培、采摘、分揀、包裝的全過程,增強廣大居民的消費信心,發揮一加十、十加百的集群效應,形成龐大的集群消費群體,從中間環節節省費用,讓利生產者和消費者,切實解決長期以來種植戶“賣菜難”、消費者“買菜貴”的突出問題,助推綠色優質蔬菜產業發展。積極整合物流資源,開拓包頭、呼和浩特、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大中城市市場,讓河套綠色優質蔬菜走向全國。
五、推動產業融合
以綠色優質蔬菜產業為主導產業,提質量、打品牌、樹形象、聚人氣,帶動產品精深加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實現產品的轉化增值。帶動鄉村旅游、農事體驗、科普教育、技術培訓、餐飲、文化等相關產業發展,吸引更多的人來園區就業創業。
“好的產品離不開好的品牌”,鮮農公司將按照市委、政府“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長遠規劃和發展思路,把產品質量視為企業追求的最高理想,依托品牌力量,做大做強現代設施綠色蔬菜瓜果產業,在“天賦河套”公用品牌的引領下,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勇于探索、開拓創新,走出一條現代設施蔬菜瓜果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