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1免费观看网站,在线播放黄,老妇女人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在线91,日本a黄色片

草原兒女的“別樣年味兒”通遼

中國通遼網 / / 2019-02-14 16:26

res16_attpic_brief.jpg

蒙古族敬火為神,視火為生命與興旺的象征。小年這一天傳說是火神密仁扎木勒哈降生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身著盛裝的蒙古族群眾結伴相約,通過祭火儀式期盼來年風調雨順,生活幸福康樂。

1月28日,悠揚的馬頭琴,伴隨著落日的余暉,哈薩爾圣地內通遼市第十一屆科爾沁蒙古族小年祭火節如期舉行。

祭火有著嚴格的儀式和過程,而祭祀所用的羊胸骨是必不可少的貢品。要把招福盤中的羊胸骨,盛上灶火飯,填滿紅棗、奶酪、奶油、葡萄干等,點綴上五彩布,并將野外草原采集來的冷蒿、蘆葦、七里香等營養珍貴的植物以及香柏葉,備放在羊胸骨上,以示敬神回褔,來年豐衣足食,草茂畜旺。把羊胸骨祭品裝裱好后,再用白色公駝或公綿羊毛捻成的毛線,纏繞羊胸骨三道或九道,放上幾支香待用。

當夕陽斜照在蒙古包上時,年邁的長者將圣火點燃,把祭祀用品放在了托拉嘎的高處,祭火儀式主持人敖日布開始詠頌贊詞并將制作好的祭品羊胸骨撒入篝火中,祭火儀式正式開始!身著節日盛裝的草原兒女,以燃燒旺盛的篝火為圓心慢步繞行,在祝頌下將五谷、牛奶和各種食品撒入篝火中,使火燃燒的更加興旺,這不僅表達著蒙古族群眾過去一年豐碩成果的慶祝,也載滿他們對來年農畜興旺、生活安康、風調雨順的美好祝福。

據了解,蒙古族的祭火儀式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蒙古族兒女通過祭火儀式來表現對火的尊敬崇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并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民族節日將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在今天繼續傳承和發揚下去。祭火節的火焰化做紐帶將民族兒女緊緊的系在一起,織成了弘揚民俗文化的大網,形成了傳承民族文化的沃土。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