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賦河套”區域品牌為引擎 全力創建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巴彥淖爾
巴彥淖爾具有優良獨特的農牧業資源優勢,素有“天下黃河,唯富一套”的美譽。為了打響“天賦河套”區域主導品牌,提升農畜產品競爭力,我們將重點實施品牌化、標準化、追溯管理“三大體系”建設,推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一、制定發展規劃與扶持政策
2018年,市政府制定了“1規劃3意見1辦法”(即《現代農牧業綠色發展規劃》;《農畜產品品牌建設的意見》《農畜產品標準化生產實施意見》《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農畜產品品牌建設獎勵辦法》),為綠色農牧業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發展方向。
二、實施品牌化體系建設
一是注冊“天賦河套”區域公用集體商標。2018年年初,聘請浙江大學品牌策劃建設團隊對我市的地域品牌資源進行充分的調研和討論,通過征求各方面的意見,最終確定以“天賦河套”為主要名稱的河套區域公用品牌;9月7日,在北京召開了“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首批授予河套酒業等6家企業的10款產品使用“天賦河套”品牌。目前,我市已注冊20個名稱75件集體商標。
二是加大“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宣傳。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形象、統一推介”的原則,通過網絡媒體、電子商務、品牌旗艦店、大型超市、展示展銷中心等,構建內宣外宣共同發力、線上線下齊鳴共振,具有強大傳播力和識別力的品牌傳播體系。充分利用農牧業信息網站、微信公眾號、農業百科等媒體開辟“天賦河套”宣傳專欄;在農牧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醒目位置進行宣傳推廣;在辦公場所、日常辦公用品、會議接待等都要體現“天賦河套”Logo;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品牌推介會、農博會、交易會等活動,充分利用各種節慶假日,策劃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品牌宣傳活動;組建“天賦河套”品牌宣講團,圍繞品牌內涵、設計理念、戰略布局、申報條件、申報要求進行統一宣講,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和企業商家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政府實施“天賦河套”品牌戰略的決策部署上來。
三是強化產地環境和產品質量監管。開展農畜產品產地環境與對應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協同監測評估,根據監測評估結果,科學劃分出有機、綠色、特色農畜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農產品功能產區,實行產地分級管理,切實指導生產。
四是開展“三品一標”認證與登記保護。目前,全市累計獲得“三品一標”認證企業130家、產品398個,“三品”原料基地面積達到246.4萬畝,產量219.4萬噸;“臨河新華韭菜”已通過專家評審。下一步,一方面要出臺“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產品獎補政策;另一方面,支持企業創建“三品”生產基地;第三,要挖掘地方特色優勢產品,穩步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助力“天賦河套”品牌建設。
五是加大品牌營銷力度。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推介品牌農畜產品和品牌企業,在全社會營造“宣傳品牌、支持品牌、發展品牌、保護品牌”的良好氛圍。在大中城市設立“天賦河套”產品展銷窗口(中心),在大型連鎖超市設立“天賦河套”銷售專區。強化品牌農畜產品文化內涵,系統策劃“天賦河套”品牌包裝形象,引導龍頭企業憑借品牌優勢積極開展農超對接、網絡營銷,力爭把我市的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做到全國品質最優、銷售最好、名氣最大。
三、全面推進標準化生產
按照標準化生產實施意見要求,利用5年時間,優化完善農牧業地方標準。截至目前,我們對已制定的55個農牧業生產標準進行了重新修訂,同時又以綠色、有機標準為重點新制定130個農畜產品生產技術標準,涵蓋我市主要大宗農畜產品和優勢特色產業,使我市發展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都有標可依。一是完善標準體系。重點圍繞主要農畜產品、“天賦河套”品牌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等,制定形成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配套的標準體系,涵蓋農畜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實現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有標可依、產品有標可檢、執法有標可判,支撐“天賦河套”的發展壯大。二是加強標準示范推廣。開展標準化畜禽養殖、屠宰加工示范場創建,形成可復制的標準化模式。推進農牧業生產企業、合作社、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種植(養殖)大戶等率先實行標準化生產。通過“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等多種方式推進標準化生產。三是嚴格執行國家在農藥(獸藥)禁限用及殘留、畜禽屠宰、飼料、非法添加物等質量安全方面的強制性標準。
四、加強追溯體系建設
為實現“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的追溯總要求,我市依托自治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信息平臺建立了農畜產品追溯信息平臺。今年,我們將自治區級以上龍頭企業和“三品一標”認證企業130家全部納入監管信息平臺,實現上市農畜產品全程可追溯。下一步,逐步將所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三品一標”企業及授權使用“天賦河套”商標的企業全部納入追溯管理信息平臺,推動農畜產品種植、養殖、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追溯系統的有效銜接,實現產品全程可追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