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1免费观看网站,在线播放黄,老妇女人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在线91,日本a黄色片

精準幫扶力度大 山村舊貌換新顏興安盟

興安日報 / / 2019-02-14 16:32

“入冬之前,建在我們村的7眼機電井都驗收合格可以投入使用了,這是在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的幫扶下建成的。自2013年以來,共建了36眼機電井,大保村5000余畝旱田變成了水澆地,村里的老百姓再不用為明年春季的抗旱犯愁了!”突泉縣學田鄉大保村黨支部書記隋金海激動地說。

大保村位于學田鄉西北部,全村常住人口392戶、1210人,人均耕地面積不足6畝。地處偏僻、缺乏優質資源,傳統農作物的耕種仍然是村民們的主要增收渠道。由于土地稀缺,再加上十年九旱,村里人均年純收入一直位于全縣末端。2011年,按照自治區定點扶貧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成為學田鄉大保村的幫扶單位,開始定點幫扶。

為了能夠找準“窮根”、使幫扶項目更加精準、使駐村工作隊伍更加完善,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指定業務骨干高永剛專職駐村協調幫扶工作。每次談到自己不遠千里來到這個貧困山村,半年才能回一次家的感受時,高永剛都很坦然地說:“誰都有兒女情長,不想家是不可能的,但是只有扎下根來、沉下心來,才能發現村里存在的實際困難,開展更加精準的幫扶。”

自2011年以來,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緊緊圍繞幫扶工作“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總體要求和“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要求,積極開展幫扶工作,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實施幫扶項目,使全村百姓都成為受益者。針對大保村“靠天吃飯、十年九旱”的難題,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先后籌措資金226萬元實施打井項目,共建機電井36眼,惠及300余戶村民,實現了全村水澆地全覆蓋和村民旱澇保收。為了改善村里辦公條件差、辦公設施陳舊老化等問題,2012年,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籌措資金42萬元幫扶大保村建設村委會大院和辦公場所,配套了辦公設施,并資助兩臺電腦和1臺打印機,改善了辦公條件、提高了工作人員辦公效率、推進了基層黨組織建設規范化。

2017年,自治區應急管理廳以學田鄉打造“林果之鄉”為契機,籌資40萬元建設300平方米果蔬保鮮庫1座,積極支持當地發展林果業,為村民提供水果儲存服務,延長了水果儲存期,提高了水果銷售利潤,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同年,幫扶大保村購買3臺大型農機具,共計投入60萬元。同時,成立農機合作社,免費為貧困戶服務,合作社盈利后每年都為貧困戶分紅,可使貧困戶年增收500元至1000元。“往年春種秋收累出一身病,打的糧食不夠看病的。這兩年好了,合作社免費幫我們經管莊稼,既省力,又省錢。”貧困戶張德貴談起自己“失業”的事兒來喜上眉梢。

2018年,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持續幫扶,不僅為村里增建7眼機電井,而且協調水利項目資金30萬元為村里修建了南河防洪河道180米,此項工程的實施,既保護了村里的農田耕地不受洪澇災害,又美化了村容村貌,使以往的“爛河溝”變成了村里的一道風景線。

此外,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還積極組織慰問幫扶特困貧困戶,每年春節都會為5戶特困戶送去2000元慰問金,讓特困群眾能夠過上一個溫暖、祥和的春節。除此之外,開展黨員干部捐助貧困學生活動,幫助困難家庭大學生完成學業。這兩項活動開展以來,共計慰問60戶,累計發放慰問金12萬元。

在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的大力幫扶下,如今,大保村村容村貌靚起來了,群眾的腰包也鼓起來了。貧困戶人均年純收入由幫扶前2010年末的1780元增加到2018年底的5990元,貧困人口由幫扶前的212戶、477人減少到現在的46戶、92人。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