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垃圾當錢花 包日塔拉嘎查“撿”出新風尚鄂爾多斯
圖為垃圾兌換中心 攝影/本報記者 張巧珍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 張巧珍)“100個煙頭1元錢、一公斤廢舊藥品1元、一公斤飲料瓶2.5元,積攢的多了,能換成2元、5元、10元不等的垃圾兌換券,到嘎查的便民超市直接買香皂、鹽、醬油、色拉油等生活用品,活這么大歲數還從未想過會有這樣的好事情。”2月18日下午,在鄂托克旗中華聯合保險公司垃圾兌換中心包日塔拉站,包日塔拉嘎查50多歲的村民李子林對記者說。
垃圾兌換中心面積不到50平方米,分門別類放置著幾個不同顏色的垃圾回收箱,墻上張貼著回收垃圾的價格和兌換方式,農歷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上午是開放日,包日塔拉嘎查的村民就會把撿來的廢紙、塑料瓶、酒瓶、廢舊電池等自覺送到垃圾兌換中心,也正是得益于這種垃圾有償回收新模式,使得包日塔拉嘎查街道干凈整潔,村民人人參與環保行動。
“中心按兌換標準將垃圾進行折價后發放兌換券,居民憑兌換券到包日塔拉便民超市選購等價值的任何商品。這種模式旨在鼓勵農牧民群眾對日常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垃圾進行主動收集、自主分類、綠色兌換,探索實行綠色積分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引導農牧民自覺改善嘎查居住環境衛生,增強了農牧民垃圾分類、愛護家園的生態環保意識。”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派駐包日塔拉嘎查第一書記李國英告訴記者,垃圾兌換中心采取“村民分類收集、定點兌換商品”的處理模式,從源頭上保障了垃圾不落地,這種有償回收新模式在居民的一次次兌換中樹立了文明新風,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三贏。截至目前,包日塔拉嘎查村民已經兌換了上千元的物品。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