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健康碼首發儀式在巴彥淖爾市舉行 巴彥淖爾市居民看病無需掛號掃碼即可巴彥淖爾
手機下載電子健康碼
2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推進居民電子健康卡應用工作會議暨電子健康碼首發儀式”在市醫院舉行,標志著內蒙古自治區居民就醫進入“以碼代卡”的新階段。
目前,電子健康碼在市醫院已經開始使用。居民到專家科室就診時,可直接在收費窗口掃碼掛號,無需掛號的科室直接出示電子健康碼就診。就診后,電子健康碼將開出的處方用藥信息同步推送到藥房,藥房按電子處方配藥,居民刷電子健康碼取藥。
2018年5月,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啟動了全區電子健康碼建設工作,并在我市首批推動,通過一年的努力,完成了實體卡批量注冊電子健康碼、電子健康碼線上注冊申領、醫療就診、家庭醫生簽約、網上辦事服務等基礎應用功能建設。目前,通過批量預制、個人申領、醫療就診辦理等多種渠道,我市電子健康碼注冊人數達129萬余人。
作為自治區首批居民電子健康碼試點地區,我市將以“健康巴彥淖爾”建設為主線,順應“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新業態發展,全面開展“三庫一卡”建設,全民普及電子健康卡(碼)應用,年內發放覆蓋率要達到70%以上。并將著力打通區域內醫療機構服務新渠道,推進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服務,集中打造“健康巴彥淖爾”線上醫療健康服務平臺,讓群眾切實享受創新成果帶來的實惠。
據介紹,電子健康卡是國家衛健委為我國城鄉居民設計的全國統一標準的就診服務卡。電子健康卡將推動實名制就醫,并促進建成基于電子健康卡的全國居民身份證統一認證、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健康醫療大數據匯集、醫療費用統一支付、健康金融協同惠民、個人健康賬戶六大服務體系,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匯集將支撐電子健康檔案向居民個人開發使用,推動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進一步推動衛生健康服務模式變革創新和互聯網+醫療健康的便民惠民服務。(通訊員 張杰/文 張雅婷/圖)
延伸閱讀
電子健康卡(碼)是衛生健康部門依據居民身份證及其他法定證件為城鄉居民辦理的統一標準、全國通用的就診服務卡,便于居民獲取連續醫療服務和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動態掌握個人全生命周期電子健康檔案,方便群眾就醫與健康管理。
電子健康碼是每一位居民在全國通用的就診服務卡,也是保障城鄉居民實施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礎工具,不但是獲取連續醫療服務和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記錄卡,還是動態掌握個人全生命周期電子健康檔案的管理卡。居民電子健康碼的普及應用,不但能夠全面實現實名制就醫、公共衛生管理和健康服務的“一碼通”,還能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醫療機構“一院一卡、重復發卡、互不通用”現象,破解群眾就醫的堵點問題。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