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后蠻會鎮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紀實巴彥淖爾
美麗的村莊
清掃
干凈整潔的水泥路,窗明幾凈的房屋,優美宜居的庭院,精美的村規民約牌匾,醒目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墻……走進杭后蠻會鎮,眼前是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農村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實施以來,蠻會鎮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加快鄉村振興步伐,使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鄉村不僅變美了,而且更宜居了。
政府主導 打造美麗文明鄉村
垃圾亂倒、柴草亂堆、牲畜亂跑……整治人居環境是一個老話題。近年來,蠻會鎮黨委政府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作為頭等大事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堅持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從最關鍵的問題突破、從群眾最關注的地方抓起,著力讓家園與美麗相擁相伴。
“在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方面,書記、鎮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專職抓,包村領導直接抓,并賦予鎮行政綜合執行大隊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監管職能,配備執法監督人員9名,為全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蠻會鎮鎮長蘇二瑞介紹。
同時,村“兩委”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常態化工作,村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駐村工作隊發揮駐村優勢,主動聯系包聯單位和幫扶責任人,把精準扶貧與環境整治有機結合起來,助力鄉村振興。村支部全體黨員主動認領公益崗位,開展服務承諾、履職踐諾活動,積極引領環境整治工作深入開展。
所有村民小組全部成立黨小組,鼓勵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村民事務委員會主任,充分發揮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的組織領導作用,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身先士卒,搞好工作。
村民參與 共建美麗幸福鄉村
群眾的態度決定一切,群眾的力量巨大無窮。只有發動村民、共建共享才能實現既定目標。蠻會鎮參照黨員量化積分制,開展“黨建引領村民自治”行動,組織發動群眾自覺打掃村莊環境衛生。
該鎮成立了村民事務委員會,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通過推選產生村民事務委員會,組成人員5名,設主任委員1名。在黨小組的領導下,明確村民事務委員會“事權”,比如:定期出工打掃衛生、計工分、賺積分,并以此作為村民評價和申請享受“特惠”政策的重要依據。
另外,該鎮還實行網格化管理,村莊內以路劃分為網格,網格內的村民自成一組,推舉一名村民代表任組長,負責片內環境清掃,各片之間開展評比競賽活動。每半個月組織全體村民出義務工,對村莊外圍的環境進行徹底清掃,并采取工分制管理辦法進行評比。
“有了這樣的獎勵機制,大家的積極性慢慢地都被調動起來了,逐漸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現在,幾天不收拾我們自己心里也覺得不舒服。政府給我們創造了這么好的居住條件,我們再不把衛生搞好,真是說不過去!”蠻會村村委會主任賈栓說。
制度保障 守護美麗宜居鄉村
蠻會鎮在環境整治工作中堅持建管并重,實施“三個一”,即制定一個村規民約,建立一支志愿者服務隊,聘用一名保潔員( 保潔員:從精準扶貧戶、低保戶、五保戶中,選聘有意愿、有勞力、有時間的人員,除享受“特惠”政策外,村里再給發一份勞務費。)長效機制,規范管理,強化督查考核,落實獎懲機制,破除了“治理——反彈——再治理”的怪圈,確保各項設施長期發揮作用,讓農民群眾長期受益。
“我們制定了村規民約,由村民事務委員會提出村民應盡的義務和不能做的事項,列出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責任清單就是倡導村民應該做什么,負面清單就是告訴村民不能做什么,以及相應的懲罰辦法。另外各村還組建了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巾幗志愿者服務隊、老年志愿者服務隊,分別承擔不同的使命。黨員志愿者服務隊主要是帶頭示范,發揮引領作用;巾幗志愿者服務隊主要是團結婦女,搞好家庭建設;老年志愿者服務隊主要是教育群眾,做好思想工作。今年,我們還要為主干路沿線的50個村莊全部配齊垃圾桶,建設垃圾池,分批建設衛生廁所。”蠻會鎮鎮長蘇二瑞說。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