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內蒙古貧困患者住院費實際補償比將達到90%要聞
2018年,內蒙古健康扶貧工作成效顯著,制定實施三年攻堅行動工作方案,扎實推進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行動計劃,9種大病貧困患者集中救治實現應治盡治,新增14種大病患者救治比例達到98.2%,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常住貧困人口全覆蓋,有31.5萬貧困慢病患者受益……
2月27日,自治區衛健委發布消息,2019年,要舉全系統之力,按照自治區精準脫貧攻堅戰總體部署,牽頭打好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實現“貧困患者住院醫療費用實際補償比達到90%、貧困群眾90%的疾病在縣域內解決”的工作目標。
具體工作安排分5步進行:
第一,開展貧困旗縣衛生院(衛生室)“清零達標”行動。
各地要對轄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開展全面調研,摸清底數,制定方案,確保完成貧困蘇木鄉鎮衛生院和嘎查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清零達標”任務。
第二,提升基層服務和管理能力。
落實“組團式”對口幫扶貧困旗縣醫院政策,實現派駐醫院重點學科帶頭人、管理人員和護士長全覆蓋,并進行評估考核,完善區內二級醫院對口幫扶衛生院政策措施。遠程醫療覆蓋全部貧困地區衛生院并向衛生室延伸。全面實施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爭取在2020年底,31個國家級貧困旗縣的每個蘇木鄉鎮衛生院都有1名全科醫生。
第三,健全貧困人口醫療兜底保障制度。
協調推動各級政府繼續履行兜底保障責任,針對因患大病、特殊慢性病、長期慢性病致貧返貧群眾,推動醫保部門研究對個人自付醫療費用再次補償,落實疾病臨時救助、慈善救助、應急救助等措施,將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
第四,切實加強貧困地區疾病控制和健康促進工作。
將健康扶貧關口前移,深入實施健康扶貧防病行動和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抓實抓好貧困地區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工作,有效提高群眾健康素養和防病能力。繼續推進貧困地區婦女“兩癌”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和兒童營養改善項目。
第五,大力推進大病專項救治工作。
按照應治盡治的原則,確保完成貧困大病患者集中救治任務。2019年大病救治病種數提高到25種,到2020年擴大到30種,同時實現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