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阿拉善盟
—我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烏蘭牧騎事業發展重要指示精神紀實
編者按:近日,盟委宣傳部向盟委專題報告我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烏蘭牧騎事業發展重要指示精神情況,盟委書記楊博同志次日作出批示:“成績來之不易,值得肯定。望全盟烏蘭牧騎進一步發揚優良傳統,更好地履行職責使命,全面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進烏蘭牧騎事業更好更快發展。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投入,落實加快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切實解決烏蘭牧騎事業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一年多來,我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記囑托,用實際行動推動烏蘭牧騎事業繁榮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
兩輛車,10名隊員,歷時9天,輾轉5個蘇木嘎查,行程3100公里,20場精彩演出,這是烏蘭牧騎下鄉演出小分隊單次開展惠民文藝演出的一組平常數據。60多年來,面對酷暑嚴寒、飛沙走石、荒野拋錨、風餐露宿等惡劣條件,全盟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始終保持著以苦為樂、飽含激情的服務姿態,走進農村牧區、廠礦企業、邊防哨所、沙漠戈壁,走進每一個基層群眾的心中,用燦爛的微笑、精湛的表演、貼心的服務搭建起黨和政府與基層群眾的連心橋。
2017年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回信,鼓勵烏蘭牧騎隊員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這封回信在內蒙古文化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讓全區所有文化工作者,特別是烏蘭牧騎隊員倍感振奮。
盟委、行署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新時代烏蘭牧騎工作
盟委、行署組織召開全盟烏蘭牧騎工作會議,全面總結我盟烏蘭牧騎建立以來的工作成就,研究部署新時代我盟烏蘭牧騎發展工作。會議對4個烏蘭牧騎工作先進集體、50名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突出貢獻者和從事烏蘭牧騎工作20年以上優秀隊員及優秀烏蘭牧騎隊員進行了表彰,盟委、行署主要領導與受表彰人員合影留念,勉勵他們認真工作,繼續活躍在烏蘭牧騎這個光榮的戰線上。烏蘭牧騎新老隊員歡聚一堂,共敘烏蘭牧騎成長的光輝歷程,共商烏蘭牧騎未來發展之路,感慨我盟烏蘭牧騎事業發生的巨大變化,動情之處,不禁潸然淚下。在此次會議上,盟民族歌舞團恢復掛牌“阿拉善烏蘭牧騎”,再次擁有了“紅色的嫩芽”的光榮稱號。會議進一步激勵了全盟各烏蘭牧騎和廣大烏蘭牧騎隊員,吹響了扎根生活沃土、服務基層群眾的集結號。
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制定政策完善烏蘭牧騎事業發展機制
各級宣傳文化部門將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推動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基本保障,按照自治區的統一部署,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組織召開多方參與的座談會,切實把我盟烏蘭牧騎事業的底數摸清、問題尋準、對策找實。在充分論證研究的基礎上,盟委行署印發《阿拉善盟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就更好地履行新時代烏蘭牧騎的光榮使命、加強烏蘭牧騎自身建設和政策機制保障等提出明確要求,為做好新時代烏蘭牧騎工作指明努力方向、提供基本遵循。制定實施《阿拉善盟烏蘭牧騎2018年工作方案》,明確完成任務時間和責任單位,加快推進烏蘭牧騎工作。同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為加快編制《阿拉善盟烏蘭牧騎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打牢基礎。
切實抓牢創作這一中心任務,聚力精品創作,增強烏蘭牧騎發展內生動力
全盟烏蘭牧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文藝作品。圍繞改革開放40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主題,制定實施《2018-2022年文藝創作規劃》和《2018年全盟烏蘭牧騎文藝創作計劃》,建立重點文藝作品項目庫。聚焦現實題材,大力推進文藝精品創作,著力抓好話劇《東風——呼嘯起》、蒙古劇《東方故土》《搏克·夏力賓》、音樂劇《阿拉騰·陶來》等重點劇目展演,創編舞蹈《傳承》等83個主題鮮明、藝術感染力強的文藝節目,并對重點文藝作品創作生產進行科學策劃和論證。切實加強文藝精品推廣交流,音樂劇《阿拉騰·陶來》入圍第十五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優秀展演劇目,話劇《東風——呼嘯起》作為全區2018年度優秀劇目赴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開展惠民巡演,提高了優秀文藝作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小戲《網癮奶奶》、舞蹈《不朽的情畫》等一批作品在區內外賽事活動中脫穎而出,并喜獲佳績。對全盟烏蘭牧騎編創人員基本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建立了全盟編創人員基本信息庫。
發揮烏蘭牧騎六項職能,強化責任擔當履行光榮使命
全盟烏蘭牧騎充分發揮“演出”“宣傳”“輔導”“服務”“創作”“創新”等職能,主動對接基層群眾文化需求,開展“百團千場下基層”“草原文藝天天演”等惠民演出540余場,源源不斷地將精彩文化大餐送到農村牧區。為使居住在偏遠地區及貧困、行動不便的農牧民群眾也能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各烏蘭牧騎采取“固定+流動”的服務模式,積極派出小分隊,讓文化惠民真正實現全覆蓋。深入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安排烏蘭牧騎隊員分批次深入農牧區蹲點采風,推出更多優秀文藝作品。組織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到人民中間去”基層綜合服務活動,有效聚集各相關部門的服務職能,連續走村入戶,深入礦區企業,增進各級黨組織與基層群眾的血肉聯系。創建了具有阿拉善特色的“法治烏蘭牧騎”,把黨的聲音、政策和溫暖送到農牧民群眾心中。進一步完善“送文化”工作機制,提升了基層文化文藝創新創造活力。
加大資金人才設備投入,為烏蘭牧騎更好地發揮職能提供保障
盟財政局安排烏蘭牧騎惠民演出年度專項資金50萬元,保障惠民演出順利開展。各旗通過劃撥、改造等方式,完善烏蘭牧騎演出、排練及辦公場所,改善烏蘭牧騎工作條件。阿左旗將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的原巴彥浩特創業孵化基地劃撥給烏蘭牧騎使用,投資2000多萬元對園區進行統一改建,提升烏蘭牧騎硬件設施水平;阿右旗為烏蘭牧騎提供2200平方米的惠民演出中心,購置52萬元燈光音響設備及15座下鄉演出車;額濟納旗投入300多萬元建成符合標準的舞蹈、聲樂、器樂排練廳及錄音棚等,并配備音響設備,購置19座下鄉演出車。著力加強烏蘭牧騎隊伍建設,通過事業單位統一招考、購買公益崗位等方式充實隊伍,阿左旗烏蘭牧騎人員考錄方案已經旗委政府研究通過,考錄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阿右旗通過編外備案管理方式新增18名演員,充實烏蘭牧騎隊伍;額濟納旗增加事業編制8個,進一步解決烏蘭牧騎隊員身份問題。截至目前,全盟四支烏蘭牧騎共有財政供養人員203人。與內蒙古藝術學院等院校合作,建成內蒙古民族藝術學院阿左旗烏蘭牧騎“教育實踐基地”和“就業見習基地”。邀請區內外優秀師資開設專題培訓8期,選拔優秀編創人才參加全區烏蘭牧騎培訓班、舞臺藝術創作人才培訓班等區內外高層次培訓,累計培訓240余人次,提升烏蘭牧騎人才綜合素質和專業實踐能力。全盟4支烏蘭牧騎均獲贈自治區配發的下鄉惠民演出大巴車和電影放映機,切實解決了下鄉演出的實際困難,豐富了文化惠民內容和方式。
開展評估定級工作,規范和提升全盟烏蘭牧騎業務管理
開展第七次全區烏蘭牧騎考核評估自評工作,并配合自治區評估組完成實地評估工作,準確把握全盟4支烏蘭牧騎基本情況,推動烏蘭牧騎團隊建設和綜合服務質量提升。在此次評估定級中,我盟3支旗級烏蘭牧騎均被評為一類烏蘭牧騎,阿左旗烏蘭牧騎和額濟納旗烏蘭牧騎還被評為全區優秀烏蘭牧騎。這充分體現了自治區對我盟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肯定,更是對我盟4支烏蘭牧騎隊伍和全體隊員的激勵與鞭策。
路漫漫其修遠兮。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全盟烏蘭牧騎隊伍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扎根生活沃土,服務基層群眾,創作編排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優秀文藝作品,把黨的聲音和關懷化作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并展現在舞臺上,堅定不移地履行“紅色文藝輕騎兵”的光榮使命,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者、烏蘭牧騎優秀品牌的傳遞者。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